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美贸易摩擦,亚洲其他国家怎么办?

2018年04月10日 08:26 来源:国是直通车 参与互动 

视频:专家: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影响不大  来源:央视新闻

  中美贸易摩擦,亚洲其他国家怎么办?

  或引发整个亚洲经济波动。

  中美经贸摩擦持续至今,受影响的不止中美。

  “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引发整个亚洲经济的波动。”4月9日,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

  那么,中美贸易摩擦如何影响亚洲各经济体?受贸易争端影响,亚洲各国应当如何应对?中国首当其冲,会采取极端措施解决争端吗?

  影响亚洲经济

  樊纲指出,亚洲各个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是一个整体,是上下游产业链的关系,其中一环出现了问题,都会波及其他国家。中美经贸摩擦持续至今,有可能引发整个亚洲经济的波动。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进一步指出,亚洲国家现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亚洲生产网络,这个网络是全球价值链的合作体系。

  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还包含了大量从亚洲各个国家的进口。苹果就是典型的案例。

  如一部iPhone手机,显像面板可能来自韩国,各种零部件可能来自马来西亚、日本等,各种资源性产品可能需要东南亚各国提供。

  “就像是一条产业链上,两个链条停摆了,其他链条再有用也没办法了。”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说。

  所以,中美之间爆发贸易战,包括电子信息产品、汽车产品、机电产品甚至是纺织服装,整个价值链的网络生产体系都会收到很大的冲击,整个经济秩序以及商业伙伴关系都会发生变化。

  “所以,包括日本、韩国等在内的智库、企业人员都非常担忧这一点。”张建平说。

  需要共同应对

  如何减少中美经贸摩擦给亚洲各经济体带来的负面影响,张建平给出了两点建议:

  在短期之内,亚洲各国要加强联合与协作,进一步开拓亚洲市场及域外市场,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对贸易摩擦可能带来的风险作出预判。

  从中长期来讲,要加大亚洲经济的创新力度,提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降低产品的边际成本,克服美国挑起贸易摩擦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亚洲经济体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一带一路”倡议为亚洲各个国家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除此之外,中国东盟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上合组织、金砖国家这些组织也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白明提醒,美国应该认识到,有些产品是除了中国制造以外,其他国家无法制造,就算其他国家能够制造,中国还具备规模经济优势、产业集聚优势、上下游产业链优势,相比之下,一些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替代能力并不如美国想象地那样强。

  中国是否会抛售美元

  解决贸易争端,中国会采取极端措施吗?如人民币贬值、抛售美元。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张宇燕认为,一方面中国可能会通过降低汇率来促进出口,以抵消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影响。另一方面,贸易问题和金融问题应分开来看,中国大量出售美国资产的可能性很小。

  现在,距离中美双方关税政策具体实施还有两个月时间。

  “两个月的时间内可以发生很多的事情,双方需要谈判、沟通,特别是美国,应该回到理性的立场上坐下来讨论这个问题。”张宇燕说。

  因为,中美两国无论是决策层,还是政府官员,还是学术界都清楚地知道,中美两国如果打贸易战没有胜利者,一定会是两败俱伤。

  涉及地缘政治

  除了上面提到的经济问题,FICCI秘书长Sanjaya Baru理解,中美经贸摩擦还涉及到地缘政治问题。

  “我们看到贸易争端很大程度上受国内政策影响,尤其是美国国内的政策,国内的矛盾进一步传导至国际贸易。”Sanjaya Baru说。

  日本央行前总裁白川方明对此持不同观点,他认为,不能太过关注政治的问题,中美双方应更加关注经济发展的基本面,理智思考。

  在白川方明看来,日本上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破灭,美国施加压力是部分原因,另外也与日本人口结构变化、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有关。

  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戴相龙指出,中国改革开放40年,GDP年均增长9.4%,后10年增长7.9%,近5年增长6.9%,这不是经济衰退,更不是经济周期性的表现,而是国家主动、自觉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的结果。

  他还预测,今后20年,甚至于本世纪中叶,亚洲仍然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地区。(张文绞 杨佳欣)

【编辑:唐云云】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