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发挥“码头”集聚效应 上海打造“首发、首演、首映、首展”市场

2018年05月14日 20: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上海5月14日电 (王笈)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劲军14日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助力世界优秀文化在上海生根开花的“码头”,对“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发挥着关键作用;唯有发挥好“码头”集聚效应,才能帮助上海打造首发、首演、首映、首展市场,建成优秀文化发展的“基地”和“大本营”。

  上海此前发布《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将聚焦服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亚洲演艺之都、全球动漫游戏原创中心、国际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等。

  有着“文化大码头”之称的上海,此次打响“上海文化”品牌,重在展现标识度,统筹“源头”和“码头”建设。

  据胡劲军介绍,行动计划围绕文化“码头”建设突出了集聚文化人才、集聚龙头企业、集聚文化创意、更加凸显制度创新、更加彰显开放姿态、更加展现合作精神。针对文化人才,上海此次推出“文化名家选拔推荐”“具有上海特色的文化艺术荣典制度”等重点工作,以形成文化大家和人才的发现、跟踪、引进、激励等的完整创新机制,吸引更多文化名家大家扎根上海。

  “上海正在设计针对文化艺术人才的荣典制度,旨在构建一套全社会评价、充分尊重人才的制度,将覆盖老艺术家、中青年艺术家、外来文化艺术人才,具有跨行业、跨职业、跨系统、跨部门、突破年龄、突破职称、突破地域、突破单位的特点。我们正努力设计好这样一个针对人才全方位的评价,目前正用这样的荣典制度理念改造上海两个老的‘文化品牌’——‘上海之春’和‘白玉兰戏剧奖’。”胡劲军解释。

  目前,随着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推进,上海的文化市场已更为开放,演出经纪、游戏游艺机制造等先后完全对外放开;上海还培育了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节展活动。

  胡劲军指出,新时代背景下,文化“码头”建设更多取决于与世界其他城市的文化交流程度和协作水平,取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势下的城市间合作。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上海还将建立起“一带一路”沿线的艺术节、电影节、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创演、非遗保护六大合作机制并设立联盟,筹办首届中国(上海)国际文化装备博览会、首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江南百工——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重点活动。(完)

【编辑:陈海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