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海交大举办77、78级入学40周年纪念活动

2018年06月09日 17: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上海6月9日电 (记者 许婧)男女比例7:1,最大32岁,最小15岁……40年前,2800余名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出自工厂、农村、部队、学校等各行各业的青年来到上海交通大学,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也成为了中国40年改革开放建设事业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弄潮儿。

泛黄的入学通知书,是上海交大77、78级校友梦想的起航。 上海交大供图。
泛黄的入学通知书,是上海交大77、78级校友梦想的起航。 上海交大供图。

  这2800多人有个共同的名字:77、78级。9日,上海交大举办77、78级校友入学40周年纪念活动,校友们重返母校,忆往昔,话未来。

  改革开放前夕,人才匮乏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最大制约。上海交大在招生之初就下定决心要尽可能招收有学习基础的青年进入大学深造,填补中国科学技术队伍的人才断层。在彼时录取率不足6%的背景下,用如今的时髦用语,77、78级学生都是“学霸”,来到大学校园,如饥似渴的学习精神,在当时校园里蔚然成风。

  “(大家)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都很努力,如当时学校的计算中心在科学馆,上机需要预约时间,经常可能被安排在半夜。”77、78级动力机械工程系席时桐回忆说,一年级上课形式有大课和小课,数学、政治、算法语言等上大课,全年级研究生同学一起在新上院600号阶梯教室上课。大致一年左右之后,陆续进入各自的教研组,开始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

校友重返校园。 许婧 摄
校友重返校园。 许婧 摄

  上世纪50年代,时任交通大学副教务长的张鸿将交大的教学传统归纳为“门槛高,基础厚,要求严”。改革开放初期,交大师生希望靠自己的努力回归到“老交大传统”。在这样的氛围下,“老交大”刻苦学习的风气也在学子中间蔓延。

  “四年的大学生涯,刻苦自觉的学习,是形成了一种风气。清晨看见每个人不是在体育锻炼,就是在背外语;晚上,夜自修各个教室客满;那时,宿舍教室晚上都是要熄灯的,所以在熄灯后,走廊看书,路灯看书都有,也有买电池,打手电看书的,当然都是在什么牛庄路、虬江路、中山公园那些电子市场买的再生利用电池,便宜呀。”77、78级应用物理系杜国桢说道。

  船舶工程系张炳芝大学三年级时开始失眠。“还以为不知道得了什么毛病,后来到苏州医学院我一个亲戚在那里,到那儿去一查,他说就是脑神经衰弱,实际上就是用力过度。”

纪念活动现场。 许婧 摄
纪念活动现场。 许婧 摄

  巧合的是,如今上海交大的党委书记和校长,均是交大77、78级校友。回忆起在交大惜时如金的学习生涯,上海交大党委书记、77、78级机械工程系毕业的姜斯宪仍觉着有些难以置信,“当时我们每周用于学习的时间竟然高达90小时,而这些时间是靠千方百‘挤’出来的:挤掉了周末和节日,挤干了娱乐和社交,挤扁了吃饭和睡觉的时间……‘学霸’就是这样炼成的。”

  学校是学生发展的舞台,上海交大抓住一切机遇,为学子们搭建平台。1978年10月,12位上海交大教授组成访问团,踏上了赴美之路。因为当时中美两国尚未正式建交,上海交大的这趟破“冰”之旅,打开中外高教合作新世界之门,一批海外著名教授如杨振宁、李政道、克莱因,企业家王安等,纷纷来到交大进行学术交流。交大的计算机、通信、图像处理等一批新兴学科与实验基地纷纷启动,理科和人文社会学科建设也得到了恢复,还促成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等一系列新兴学科的建立。

  毕业后,作为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后的首批大学毕业生,这2800多名“学霸”大都进入了六机部系统等国家重点行业,也有部分进入社会其他行业。他们中有的成了独当一面的工程师,有的成为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有的引领了中国经济的向前发展,有的肩负着中国未来教育的使命。

校友们返校合影留念。 许婧 摄
校友们返校合影留念。 许婧 摄

  上海交大校长、77、78级船舶及海洋工程系毕业的林忠钦回忆说,“我们77、78级毕业生中的不少人之所以能在后来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应该说与当年求学时养成的这种乐学好学的勤奋精神密不可分,对此我深有体会。”

  “77、78级的同学对于整个改革开放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在毕业走向社会之后,他们比较快地担当起了各行各业的骨干,整体地弥补了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在这方面我认为大家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姜斯宪更希望全体交大人接续努力,早日把上海交通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为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贡献更大力量。

  “只争朝夕的岁月——上海交大77、78级校友入学40周年专题展览”同期亮相。77、78级“学霸”的高考准考证、录取通知书、课堂笔记,40年前的学生证、校徽、饭票……充满时代印记的134件珍贵的实物展品和丰富的图文资料跨越40年时光首次亮相,述说着他们独有的韶华岁月,也讲述着77、78级交大学子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完)

【编辑:刘欢】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