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永不消失的西南联大

2018年07月02日 03:43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 

  永不消失的西南联大

  图为现在唯一开放的西南联大原教室。

  □ 张颖 文/图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这是电影《无问西东》的经典台词。西南联大本就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传奇,从那里走出的一批批旷世奇才在中国历史上更是空前绝后,光照千秋。观罢电影《无问西东》,近距离瞻仰西南联大校址的渴望越发迫切。

  今年5月有幸去昆明出差,第一个念头就是抽时间去往心中圣地——西南联大。沿着红烛路走进云南师范大学,校内一侧赫然矗立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校牌,八个繁体字按照传统自右向左的格式横跨在校门上方。进入校园,映入眼帘的是当年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的三位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的半身雕塑,他们身后是“12·1”运动纪念长廊。清晨的阳光在三位校长的背后流泻而下,熠熠生辉。远远望去,令人目眩的不知是太阳的光辉还是他们的灿烂,亦或是已合二为一。他们静静地坐在那里,已坐成一个坐标,似乎在告知每一位前来参观者,那是一段不可复制的历史,那是一段难以再现的辉煌。

  沿着光晕将视线前移,看到几座土墙筑起的低矮的教室。所有的教室呈泥土色,窗户是旧式的朱红色木框,大部分屋顶均由茅草铺就。别小看这几座茅草房,它们可是由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设计建造的。当年他俩受梅贻琦校长聘请设计校舍,没过多久,一所现代化大学设计图纸就出来了,由于经费欠缺,设计方案被否定。梁、林把设计图改了一次又一次,把高楼变矮楼,矮楼又成平房,砖墙变成土墙,最后成就了西南联大一栋一栋低矮的“茅草屋”。就是这些看似平凡的茅草屋,走出了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勋章奖章获得者、173位两院院士以及100多位人文大师……

  这些校舍仅开放一座教室,门前挂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原教室”的牌子。我怀着虔诚和崇敬的心走进这所不平凡的教室。教室内桌椅板凳井然有序,从最后一排向前望去,是10余排和窗户一样颜色的朱红色凳子,分4列摆放,讲台上方是一块黑板,黑板两侧分别挂着西南联大校歌和联大师院院歌。教室简陋的只有凳子没有课桌,但凳子设计的非常科学,凳子右侧加固一块长方形木板,供学生记笔记使用。

  我独自一人站在空旷的教室里,久久注视着它的每一个角落,眼前浮现《无问西东》的一个桥段:大雨哗哗而下,顺着房檐,拍打着窗户,忽而狂风大作,雨借风势,风助雨威,大雨从茅草屋的房顶,从单薄的窗户,一股脑地扑向教室,扑向学生的脸颊。雨自顾的下,教授自顾的讲,学生自顾的听,好像雨水是他们的,与自己无关。雨水大的实在讲不成课了,教授就在写满密密麻麻公式的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静听雨声。此时,除了风声雨声,别无他音,他们仿佛在感悟另一种课堂。

  从教室向后面走,是闻一多的衣冠冢以及“12·1”运动中为民主献身的四烈士的坟冢。站在他们的坟墓前我恭敬地鞠了三鞠躬,围绕坟冢一圈,以缅怀为“民主和自由”而献身的斗士。墓西侧,耸立着一块由著名学者冯友兰撰文、闻一多篆额、罗庸书丹的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为缅怀8年支持之辛苦,纪念3校“为一体,如胶结,同艰难,共欢悦”的珍贵历史,在抗战胜利后,联大各校即将复员北返之际,校方决定树立西南联大纪念碑,“以此石,象坚节,纪嘉庆,告来哲”。

  拜谒完碑文,步入联大博物馆。馆内设立了三个展区:西南联大历史展、“12·1”运动历史展、李公朴和闻一多先生生平事迹展。先观看西南联大的前身,正沉浸其中之际,导游领来一拨人,有侧重的开始讲解,急忙加入该队伍,仔细聆听。走到“校歌”展板时,导游详细讲解了校歌产生的复杂过程,最终确定了罗庸、冯友兰写词,张清常谱曲的校歌。校歌采用的词式和韵与民族英雄岳飞《满江红》相同,感情充沛,激扬悲壮。西南联大之精神深深浸润入了校歌之中。导游问,谁听过此歌?大家纷纷摇头。于是主动给大家清唱:“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这首铿锵激越的《满江红》至今听来依然让人热血沸腾。

  在阅读一幅幅老照片时,发现那时的他们一个个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与笃定,坚毅与聪慧”。他们超逸的气质时时在诠释着“刚毅坚卓”的校训内涵。观看久了,发觉他们已气宇轩昂地站立在你面前,那样的立体饱满,那样的让人肃然起敬。不知不觉走到诗人、学者、民主斗士闻一多的一帧篆刻前。隔着玻璃橱窗边看边听导游讲:我们都读过闻一多的《最后的演讲》,但他篆刻的故事想必听过的不多。当时,教授们生活普遍清苦,闻一多家时常断炊,已到揭不开锅的困窘,不得已拿出看家本事——挂牌治印。校长梅贻琦让他在家里“设点”代人刻印,并联络蒋梦麟、冯友兰、唐兰、朱自清、沈从文等11位教授,联名在报纸上为闻一多刊登刻印广告,史称中国历史上最牛广告。

  西南联大在云南时,日军不断轰炸,战时物资匮乏,条件艰苦,但师生们精诚合作,共济时艰,结茅立舍,弦歌不辍。联大继承和发扬了三校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乐观精神,崇尚真理,追求真知。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取得了中国教育史上的辉煌成就,产生了一大批卓越人才。仰视理学院、文学院、法商学院等各学院的耀眼名单,全是各领域声名显赫的大师巨匠——陈省身、华罗庚、杨振宁、陈序经、潘光旦、钱端升、陈寅恪、吴宓、胡适、金岳霖、钱钟书、费孝通……

  看罢这些名人墙,导游讲到:联大179位教授当中,有97位留美,38位留欧陆,18位留英;五位院长全为留美博士;26位系主任,除中国文学系及两位留欧陆,三位留英外,皆为留美。

  从博物馆出来看到校园中有一块碑,上面刻着梅贻琦校长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名言是对联大最好的概括吧。

  离开厚重的历史,迈步走入一条林阴小道,阳光透过高大的树木和青青的翠竹斑驳地播散下来。放眼望去,让目光扫过每一棵树,寻觅大师曾经的背影,聆听大师曾经的读书声。这曲曲折折的小路,承载过多少动人的故事?酝酿过多少不朽的著作?微风中飒飒而响的树叶似乎在告诉我们:历史上曾经拥有过的美好,都已化作山水间常绿的叶子……

  走出学校,看着都市行色匆匆,熙熙攘攘的人群,那句经典台词再次在耳畔响起: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作者单位:河南省孟州市人民检察院)  

【编辑:叶攀】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