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我的C919 我的“强度兄弟团”

2018年07月02日 11:28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参与互动 

  有这样一架飞机,必须通过完成“极限挑战”来证明自身的安全性,它就是C919的验证机。它永远无法翱翔蓝天,但却为国产大型客机C919的安全飞行、适航取证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有这样一支技术团队,人员分属三家不同的单位,他们一起锻造中国大飞机的“钢铁脊梁”,却默默无闻,功在幕后。

  这支队伍名叫“强度兄弟团”。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验证飞机机壳的安全性,并且要排除机身任何隐患。

  赵峻峰,C919飞机副主任设计师,“强度兄弟团”一员。从ARJ21-700一直到C919,他和他的兄弟们共同走过了十几年历程。十几年中,他们经受了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就在一个月前,C919进行了增压舱的增压极限载荷试验。

  赵峻峰:“我们的极限是150%,当时加到137%的时候,为了考核结构的强度,使密封件承受了它不应该承受的力,然后这个密封件就跑出去了,飞机整个表面就漏了一个大缝,整个现场一下子就有一个非常大的漏气的声音。”

  事实上,按照国际惯例,飞机在进行结构强度试验时,如果能够达到100%限制载荷就表明可以进行安全飞行。但是,为了进一步确认飞机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使飞机达到适航规章规定的安全水平,必须完成极限载荷试验(150%的限制载荷)。

  试验结束后,第一批爬上飞机检查的赵峻峰很快发现了后服务门顶部区域密封件发生脱落。随后,“强度兄弟团”在试验现场立即进行了多轮故障排查、修改方案和试验数据对比分析。经过近一个月的连续攻关,“强度兄弟团”终于顺利完成了C919增压舱的增压极限载荷试验。

  虽然增压舱增压极限载荷试验成功了,但是对于“强度兄弟团”来说,他们面前仍然有一道道关卡需要突破。如今,C919大飞机2.5g的极限载荷试验已经到了最后冲刺阶段,“强度兄弟团”的队员们只能24小时加班连轴转。

  这个年轻团队共有800余人,平均年龄30岁左右,党员占比为75%。他们彼此学习,共同成长,这条路任重道远,他们矢志不渝。(央视记者 唐蕾 编辑:方芳 钟笑寒 单宏鑫 配音:宋鑫玥)

【编辑:姜雨薇】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