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斗卫星“试水”青海高原智慧放牧

2018年07月03日 22: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西宁7月3日电 (记者 罗云鹏)在中国四大牧区之一的青海省,千百年来牛羊吃草到哪里牧民们就跟到哪里,记者3日从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获悉,目前该省以北斗卫星技术为基础,对163.5万亩草场和20.93牲畜动态监控,“试水”指导智慧放牧。

  青海是中国第四大牧场,天然草场面积5.47亿亩,该省海拔3000米以上的牧区占青海全省面积的96%,其中藏系绵羊和牦牛的饲养量最大。

  “传统的放牧方式草场利用率低,且牧民很难全面、便捷的掌握牧草生长、气象灾害和动物疫情等信息。”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生态养殖所所长裴青生介绍,现在牧民通过北斗手持终端“牧民通”,依据北斗卫星制定的放牧方案以及北斗短报文双向通信功能,便可以实时掌握游牧路线、草场动态、疫病防疫等信息。

  据了解,该项目以北斗卫星技术为基础,将4G、GIS、RS应用于高寒草地畜牧业中,已建立了天地一体的天然牧草采集和监测系统应用于高寒草地畜牧业生产,并建立了基于北斗的草地自动监测站和北斗生态畜牧业数据服务平台。

  裴青生介绍,北斗卫星信息技术应用在畜牧业生产中,可以建立牧民信息服务、牧草资源利用、家畜动态监测、疫情预警、气象灾害预报、精细化轮牧管理的高寒地区特色生态养殖模式。

  基于北斗卫星技术,目前青海省已建成牧草自动采集数据站12座和北斗落地指挥站1座,完成了基于北斗卫星信息系统的通信网络布控。相关监测数据显示,项目区草场利用率提高10%以上,年新增产值1100万元人民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裴青生表示,项目实施对确保牧业安全生产,维护高原草场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为下一步探索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监测及草原防火等领域奠定了基础。(完)

【编辑:张燕玲】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