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警惕基层党组织中的“近亲繁殖”

2018年08月06日 08:17 来源:中央纪检监察报 参与互动 

  《工人日报》近日报道,为有效防止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中出现“近亲繁殖”“派系化”“家族化”等突出问题,青海省海东市开始实施发展党员近亲属报告制,严把党员“入口关”。此前,也有新闻媒体曝出,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纪委监委、区公安分局依纪依法查处的以园夏村原党支部书记刘杜棋为首的涉黑涉恶涉腐团伙,正是以宗族势力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团伙中有9人是村社党员干部。

  发展党员竟然会出现“近亲繁殖”?这一看似令人难以置信的问题,在一些基层的党组织特别是村社党组织已出现苗头。比如,有的村社家族倚靠人口多、势力大,逐渐将发展党员的话语权、投票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为自家人入党开辟“绿色通道”;有的基层党支部书记在考虑党员发展对象时,或依关系远近判断,或看得利多少定夺……本应是战斗堡垒的基层党支部,在个别地方却蜕变为靠血缘、关系、利益维系的小团体、小山头、小圈子。

  这并非危言耸听。从各地巡视巡察反馈中不难发现,在一些基层党组织中确实存在发展党员不规范、党员发展家族化等问题。有些村子虽然在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基层党建“家族化”的苗头和隐忧,值得警惕。

  据媒体报道和群众反映,有的人虽在村委换届选举中得票不高,却在村党支部选举中仍能高票当选,继续插手村集体事务,源头就在于“近亲繁殖”。近年来被查办的一些涉黑涉恶“保护伞”之所以能长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长期把持基层党组织、肆意侵占集体和群众利益,也是由于“近亲繁殖”而将村级党组织变成了“自家店”。

  出现这样的问题,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自然是直接责任人,必须依规依纪严肃处理,对违规发展的党员也应作出相应处理,不能放纵姑息。同时,“近亲繁殖”之所以能滋生蔓延,上级党组织也难辞其咎。一些乡镇党委如果抱着“只要自己能摆平,只要群众不闹事”的心态,放松对基层党员人选的把关,对基层党建乱象睁只眼闭只眼,何谈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何谈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何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黄生云)

【编辑:姜雨薇】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