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第九次北极科考完成首次冰上作业

2018年08月13日 02:49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 

  中国第九次北极科考完成首次冰上作业
   完成了光学、生物、气象等领域既定任务 还将开展6个短期冰站、1个长期冰站作业

  在白令海、楚科奇海等海域进行站点作业十几天后,8月11日,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顺利完成首个短期冰站作业。此前的作业项目中,科考队员大都依托雪龙船为平台完成,这也意味着此次是“九北”科考队员首次和海冰“亲密接触”。

  关注一

  首个短期冰站如何开展科考作业?

  船时10点半(北京时间6点半),29名科考队员(包括两名媒体记者)登上事先从雪龙船货仓吊装入水的黄河艇,前往不远处的浮冰进行科考作业。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作业地点位于北纬79°附近,选定的作业浮冰平整开阔,距离雪龙船并不远。但由于短期冰站所选浮冰相对较小,雪龙船无法直接停靠在其旁边,因此科考队员需要乘坐小艇摆渡至浮冰。7个小时后,船时17:30左右(北京时间13:30),科考队员乘黄河艇顺利返回雪龙船。作为短期冰站上的负责人,科考队首席科学家助理雷瑞波告诉记者,依托布放冰基浮标、采集冰芯等技术手段,首个短期冰站开展了海冰、光学、生物、化学、气象等领域的科考作业,完成了既定的科考任务。“作业时间确实比预计的久了一些,主要是因为首个冰站作业对于队员来说还比较陌生,各个流程还不熟悉,有经验了后面的冰站会顺利很多。”

  关注二

  队员上冰站后雪龙船为何开走了?

  科考队首席科学家魏泽勋向记者透露,按照科考计划,随后还将进行6个短期冰站和1个长期冰站作业。“不过,冰站作业的开始并不意味着常规断面调查的中止。目前断面调查作业进度刚刚过半,随后将和冰上作业交错开展。”实际上,在科考队员顺利抵达浮冰后,雪龙船并没有在一旁等待而是离开冰站进行站点作业。冰上作业即将完成时,雪龙船又返回至作业冰站。也正因此,前往冰站作业的科考队员无法中途返回雪龙船午餐,他们大多在作业间隙以巧克力、饼干充饥。

  船时17:00(北京时间13:00),虽然作业冰区浓雾弥漫,但是雪龙船还是按计划准时返回冰站。距离冰站还有1.4海里时,黄河艇传来消息称看到了穿过浓雾的雪龙船,对讲机中队员难掩欢乐。

  “确实饿了,午饭只吃了点饼干”,一位回到雪龙船后便开始狼吞虎咽的队员告诉记者,冰上作业时间一般要持续数小时,因此,上冰考察队员错过饭点是很正常的事情。

  关注三

  怎样的浮冰可以“入选”冰站?

  魏泽勋介绍说,浮冰区的冰情需要现场明确,冰站的选择都是在行船过程中观察选定,事先无法确定准确位置和时间,“如果遇不到合适的浮冰那就继续前进。”

  至于短期冰站的选择,魏泽勋坦言,首先还依靠目测和经验来寻找可能适合作业的浮冰,“浮冰厚度要超过1米,这样队员上去才有保证。另外,作业面也要平整开阔,不能有太多融池等。不过,队员们上冰后首先需要实地勘测确定是否合适作业,如果不合适就返回寻找下一个冰站。”记者注意到,黄河艇停靠在选定冰站旁后,雷瑞波率先用冰钻下艇勘测冰情,随后确认浮冰厚度达到安全标准。“以前也出现过上冰后发现冰况不好再换地方的情况,但一般而言,只要竹竿可以插实、海冰厚度达到1米以上,人走过去就问题不大,不必担心冰缝等隐患。”雷瑞波介绍说,长期冰站的选址标准要更严格,“厚度要更厚一些,平整的作业面也要求更大。不过,那时雪龙船一般就可以停到长期冰站旁,队员能直接从船上下到冰面。”

  值得提到的是,首个短期冰站作业同时也是本次科考防熊队的第一次“出征”。

  “为了防止北极熊伤人,冰上作业都会设立防熊队持枪站岗。不过,发现北极熊的踪迹后首先要组织队员及时、有序撤离或避险,配枪只是以防万一,我们还从来没有真的向熊开过枪。”科考队首席科学家助理陈红霞说。

  文/本报记者 李岩

【编辑:陈海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