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非携手抗艾 保障全球健康

2018年09月04日 20: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非合作论坛)中非携手抗艾 保障全球健康

  中新社北京9月4日电 (记者 张素 沙晗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4日在北京出席“中非携手抗艾 共享美好未来”主题会议时宣布,从2019年起,中国将同非洲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合作实施为期3年的“中非青少年艾滋病预防及社区健康促进项目”。

  “非洲女性青年受艾滋病影响颇为严重,因此这个项目对非洲、对中非合作、对中非共建‘一带一路’,乃至对保障全球人群健康来说都很有意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韩孟杰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早在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同非方重点实施的“十大合作计划”中即有“中非公共卫生合作计划”。其中,艾滋病防治合作是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重点合作领域。

  事实上,中非医疗卫生合作早有传统。今年是中国派遣援非医疗队55周年,目前有983名中国医务人员工作在非洲45个国家。在支持非洲国家抗击艾滋病方面,中方向非方无偿提供药品、医疗器械和医用材料,分享本国防艾经验。

  根据中国官方最新发布情况,全国总体艾滋病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已基本阻断艾滋病经输血传播。2017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人数明显增加,截至当年6月底,在治抗病毒治疗人数达54.2万,病死率显著降低。此外,中国每年为数千万名进行无偿献血、术前检测和孕产期检查等的普通人群提供艾滋病病毒检测,建立起全球最大、覆盖最广的艾滋病实验室网络之一。

  专家总结称,中国已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艾滋病防治道路。首先是政府高度重视,将艾滋病防控作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制定了多个五年防治行动计划;其次是落实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例如实现了临床用血艾滋病、乙肝、丙肝病毒核酸检测全覆盖,经输血感染艾滋病病例接近零报告水平;第三是持续关心感染者和减少社会歧视,将符合条件的感染者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保障他们的就医、就业、入学等合法权益;第四是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设立了专项基金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到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中来,动员和支持企业、爱心人士、志愿者开展活动。

  上述做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称,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合作是南南合作的典范,艾滋病规划署正在非洲建设的200万人社区医疗队伍即从中国“赤脚医生”体系得到灵感。世界卫生组织疟疾消除政策顾问高琪指出,中非在公共卫生领域正形成一种创新合作模式,即国际规则、中国经验、本地需求三者合一,相互协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邵一鸣告诉中新社记者,“赤脚医生”体系也就是能够覆盖从国家到农村基层、形成联防联控的公共卫生防御体系,非常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中国公共卫生系统的诸多经验将使非洲防艾工作如虎添翼。

  韩孟杰也注意到,中非医疗卫生合作形式已从最初以医疗队为主,扩展至公共卫生和疾病控制领域,特别是近年来在传染病防控领域的进展意义重大。2012年,他牵头成立联合小组探讨中非防控艾滋病合作,如今已进入“探讨实质性合作阶段”。

  以他所在机构为例,目前主要从两方面推动与非洲的医疗卫生合作:一是投入人力物力,参与非洲疾控中心建设;二是借助南南合作项目,定期邀请非洲同行来华,与他们分享防艾经验和成果。一期培训班有来自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塞拉利昂等10余名学员,即将举办的二期将邀请埃及、南非、赞比亚等国的学员。

  需指出的是,中国医务工作者通过与非合作也在汲取宝贵经验。上述专家指出,中方更好地了解到发生在非洲国家的传染性疾病及其特殊的传播规律,提高自身认知水平。“防治艾滋病无国界,只有充分掌握疾病防控规律,我们才能为‘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韩孟杰说。

  邵一鸣也表示,随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召开,中非关系又迈出坚实一步,中非在传染病领域合作前景光明,合作势头定会越来越强劲。(完)

【编辑:刘湃】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