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聚焦生态廊坊:守护碧水蓝天 推进高质发展

2018年10月26日 15: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聚焦生态廊坊:守护碧水蓝天推进高质发展
    图为河北霸州南孟镇万亩苗木基地近百种北方特色乔灌花木上下衔接、高低错落,形成城乡立体绿化景观带,慢道上骑行的市民,笑语欢声与金秋美景相得益彰。 陈童 摄

  中新网廊坊10月26日电(宋敏涛 张 迪 孙亚安)在秋日的朝阳中,走进河北省廊坊市维信诺(霸州)AMOLED模组生产车间,高智能的封闭生产线正高速运转,由于现代化程度极高,偌大的车间仅有几名技术工人在监控着整个生产流程。作为中国首条支持全柔性显示技术的AMOLED模组生产线,他们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且技术性能位居世界前列。“我们的项目对区域生态环境要求极高。选择在这里落户,看中的就是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企业在此发展更有前景。”总经理助理高明26日向记者如是介绍。

  像维信诺这样的国际优势企业扎根落地,是廊坊市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廊坊处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区域,特殊的区位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生态领衔、质量第一的原则。近年来,该市始终把做优生态环境作为发展底线,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力促产业转型升级,狠抓环境污染治理,着力打造绿美生态,让绿水青山成为廊坊的“金山银山”。

图为河北霸州南孟镇万亩苗木基地近百种北方特色乔灌花木上下衔接、高低错落,形成城乡立体绿化景观带,霸州三中的学生们正在写生素描。 陈童 摄
图为河北霸州南孟镇万亩苗木基地近百种北方特色乔灌花木上下衔接、高低错落,形成城乡立体绿化景观带,霸州三中的学生们正在写生素描。 陈童 摄

  划定生态红线产业迈向绿色高端

  在文安县左各庄镇大地木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这里工作环境整洁优美。很难想象,这个原来满地污垢、粉尘漫天、空气刺鼻的人造板企业,而今脱胎换骨,摇身变成“花园式”企业。在去年开展的“散乱污”企业集中整治行动中,大地木业主动停产四个月,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进行环保提标和技术改造,一举实现了生态质量和经济效益双提升,1至9月份,公司产值3亿元,利税2700万,同比增长67%,利税增长50%。

  廊坊地处首都经济圈的核心区,环保问题牵一发而动全局。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态红线就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出于这样的认识,该市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以生态红线为标准抓产业取舍,确定在2020年之前,取缔全部钢铁、水泥、造纸电镀等行业,同时让所有污染企业在域内清零。据统计,去年以来,廊坊清理整治1.3万余家“散乱污”企业,取缔非法排污企业1329家,并关停了新利、前进两大钢铁企业,一次性退出钢铁产能914万吨,占全省去年压减退出钢铁产能的近20%,域内剩余两家钢铁企业也将于2019年底全部关停退出。

  廊坊通过大规模淘汰落后产业,换取了接纳新兴产业环境容量之后,全力构建“2+1+6”现代产业体系。这个产业体系中,“2”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1”就是“大智移云”首位产业,“6”就是大数据、新型显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六大产业集群,全面提升廊坊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今年廊坊共实施省重点项目38项、市重点项目140项、亿元以上项目1000项。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投资占75%以上,全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

  守护碧水蓝天生态环境优势凸显

  站在霸州市南孟镇北部的万亩苗木基地观光塔上,万亩林木尽染秋色。近百种北方特色乔灌花草木上下衔接、高低错落,常绿、落叶结合搭配,形成了城乡立体化绿化景观。

  近几年,廊坊市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生态林,精心打造“绿化+旅游+生态”模式,实现了由单纯追求生态效应,向兼顾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综合效应转变。

  在文安鲁能领秀庄园内,引自赵王新河的汩汩清水荡漾在天鹅湖湿地,依水而建的庄园充满灵动气息,每逢节假日就会吸引大量京津游客来此休闲放松。

  廊坊现有湿地总面积14685.64公顷。按照“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该市坚持以保护为主,全力维护湿地生态平衡、保护湿地生态功能。如今,廊坊域内的潮白河大运河国家湿地公园、文安赵王新河省级湿地公园、胜芳连接白洋淀的湿地公园等区域再现了鸟飞鱼跃、绿树婆娑的动人美景。

  做美绿色生活群众幸福指数攀升

  采暖是北方地区冬季重大的民生问题。从去年开始,廊坊市的农村居民逐步告别了烧煤取暖的方式,老百姓做饭、取暖全都用上了清洁能源。

图为河北文安文柱武校的学员们在文安鲁能美好生活小镇进行舞龙表演。 陈童 摄
图为河北文安文柱武校的学员们在文安鲁能美好生活小镇进行舞龙表演。 陈童 摄

  “以前烧煤块,烟多、粉尘多,还不怎么暖和。现在用上清洁能源,干净卫生不说,去年冬季取暖费用算下来比烧煤还节省1000多块钱!”大城县留各庄前北曹村村民王义志高兴地说。

  为了减少燃煤取暖对大气的污染,2017年至今,廊坊市投入冬季清洁取暖财政资金87.86亿元,累计完成“气代煤”91万户、“电代煤”8万户,基本实现农村地区无煤化。同时,城镇淘汰35蒸吨及以下燃煤供热锅炉199台、1336蒸吨,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实现“清零”,全域压减燃煤效果显著。

  压减散煤,使廊坊大气质量显著改善,已连续两年退出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后十。在2017—2018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中,廊坊市PM2.5平均浓度为58微克,同比下降39.6%。其中,农村“煤替代”对大气污染治理的贡献率达37%以上。

  实现绿色转变的不仅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也在悄然变化。大城县的东曹、西曹、后北曹及高庄村等多个村庄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声有色,带头人王景波带领村民先后成立昌泰苗圃种植农业合作社、大城县优尔昌家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河北阔尔畅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大力发展苗圃种植、林下养殖、生态观光旅游、园林绿化设计施工等绿色循环经济,每年人均收入两万到三万不等,村民从此吃上了“绿色经济饭”。而这种可持续发展方式正在廊坊农村不断被复制。

  在廊坊,不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城市公园,绿树鲜花随处可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城乡空间格局、现代产业体系、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加快形成,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将使廊坊的发展支撑力日益增强。(完)

【编辑:刘湃】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