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州海事测绘中心服务港珠澳大桥建设纪实

2018年10月26日 22: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中心工作人员在作业 郭军 摄
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中心工作人员在作业 郭军 摄

  中新网广州10月26日电 题:广州海事测绘中心服务港珠澳大桥建设纪实

  作者 郭军 穗测宣

  10月24日,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这座被英国《卫报》称之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超级工程,凝结了来自各行业建设者的智慧和汗水。记者近日了解到,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中,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中心(以下简称“广州海测中心”)亦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港珠澳大桥的主体工程在航运繁忙、海况复杂的珠江口水域进行建设,,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扫海测量及制图工作,为施工提供详尽的海底地形资料。

  作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甲级海上测绘队伍,2008年,广州海测中心受业主和建设方委托,正式开始分阶段对桥区水域、伶仃航道、临时航道、特种水域进行了全面的勘察测量。

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中心工作人员在作业 郭军 摄
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中心工作人员在作业 郭军 摄

  为大桥建设“引航开路”

  “大桥要开工,首先必须要弄清楚水下的情况。这个就涉及到了工程施工前的测量勘察工作。”测绘业务科科长王宇凯表示,前期测量工作的调查面积达18平方公里,要在这一片宽广水域上测量勘察出水深、水下障碍物、海底电缆、沉船等等水下情况,绝非易事。而大桥施工单位给予广州海测中心的时间仅1个月。

  广州海测中心领导当机立断,专门组建了一支12人的队伍负责前期测量工作,直接驻扎到了珠海。

  “每天早上7点我们从码头出发,就在船上用仪器对测量水域进行扫测工作。到晚上6,7点我们才会返回码头。当时是冬天,早上和夜晚的海水都是非常寒冷的。”王宇凯坦言,回到码头后,工作团队在扫测工作结束后的当天晚上就对扫测数据进行处理。这也意味着这支团队每个人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将近10个小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让这支团队成功在规定时间内,向施工方提交了大桥工程桥区水域的初步水下测量情况报告。为大桥的设计及建设施工尤其是进行桥隧结构的布置时避开既有结构物提供了重要指导。

  与大桥施工“长情相伴”

  如果说前期的水下测量是为大桥的建设“引航开路”,那么大桥施工期间的海测,则是“长情陪伴”。

  港珠澳大桥横跨珠江口水域,在施工过程中,势必出现因工程建设而暂时封闭主航道的情况,而勘测和开辟临时航道,对主航道和临时航道进行实施调整,就成为了广州海测中心的重要工作。

  “临时航道的开辟十分复杂,我们需要去测量临时航道是否能满足船舶航行的吃水深度;后面的航道疏浚也需要我们去把关,确保挖到我们要求的通航深度。临时航道开辟后,我们需要绘制示意图,通过有关单位向港口和船舶进行分发告知。”王宇凯介绍道。

  由于大桥建设是实时进行的,临时航道往往都要跟着工程进程随时进行调整和更新。从接到通知到最终航道调整示意图的绘制完成,往往只有4-5天的时间。

  据统计,在大桥施工过程中,广州海测中心结合3D建模、数字高程模型(DEM)渲晕等技术,制作了55幅要素丰富、色彩鲜明、用途确定的专题图,总印数达10万余份,有力的为施工单位制定相关方案进行技术把关并提供指导意见。

  海测新科技、新方法大放异彩

  在大桥开工前的水下情况勘察扫测中,广州海测中心投入了新式的多波束探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在采集基本水深数据的同时,获取到波束的水柱和反向散射数据,最终形成更为清晰的海底地貌和水体图像,更详细地反映沉船、管道等等物体的特征,进一步确定探测目标性质和最浅水深。这也在多波束新技术应用领域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在对扫测数据进行处理时,海测人员还应用了基于CUBE的多波束数据处理流程,通过这一流程,数据处理除了会删除扫测的假信号、假数据以外,还能够分析假信号的来源、大小,在下一次扫测过程中予以避免,极大的解放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出于加强施工水域附近船舶通航安全管理考虑,广州海测中心还建成了二维、三维、遥感影像结合的GIS系统-港珠澳大桥通航环境数据服务系统,整合和发布电子海图、三维水下地形、全景影像、水文通报等服务,完成了从单一测量结果提供到多维立体信息服务的完美转化。

【编辑:于晓】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