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安倍访华:中日关系如何从竞争走向协调

2018年11月02日 10:25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 

视频:安倍访华前接受中国媒体书面采访  来源:央视新闻

  中日关系如何从竞争走向协调

  巩固中日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中日双方围绕安倍此访着力强调的信号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李静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0月25日至27日对中国的正式访问,是日本首相时隔7年首次到访中国。

  在2011年时任首相野田佳彦访华之后,随着2012年日本政府宣布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实施“国有化”,中日关系跌入谷底。此后又因为安倍参拜靖国神社、执意推进修改和平宪法等问题,两国关系经历了近7年的困难时期,双方领导人互访停摆。直至今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日出席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正式访问日本,方才破冰。不到半年后,安倍就实现回访,凸显了双方推动关系重回正轨的热切意愿。

  日本驻华大使横井裕10月17日在出席中日高中生交流活动时的致辞中称,2011年以来,日中间的首脑往来一度中断,今年5月,李克强总理实现了访日,安倍首相此番进行回访,习近平主席也有望实现对日本的访问,这些首脑间的往来将不断强化双方的互谅互信,为日中关系进入以协调为主基调的时代打下了基础。

  10月29日,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在记者会上表示,日中双方就包括“由竞争转向协调”在内的日中关系新三原则达成了完全一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则在同一天回答记者相关提问时指出,中方对日方的表态表示欢迎,并期待日方践行有关积极表态,同中方加强正面互动,推动中日关系在重回正轨基础上得到新的发展。

  迟来的访问

  安倍这次访华,距离他上一次以首相身份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已经过去了12年。在下野后又重新入主首相府的安倍晋三,已经由当年日本战后最年轻的首相,变成了最近半个世纪里日本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

  这12年里,中日两国分别由第三和第二大经济体相互“易位”为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此外,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至今余波不尽,在此背景下,中日两国共同面对的挑战和困难陡增。

  即便如此,中日在经贸领域的相互依存依然紧密。据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网站数据,近年来中日经贸和投资合作均呈稳步增长态势。目前,日本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次于美国、欧盟、东盟)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国(次于美国)。据日方统计,自2007年开始,中国一直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国。日本是中国第三大外资来源地,中国是日本第二大对外投资目的地国。

  2014年,日本经济陷入衰退,被学者称为“五次探底”,日本政府谋求实现高层互访、改善对华关系的意愿更加强烈。

  此次访华前,安倍近年来两次来华都是出席国际会议,分别为2014年在北京参加亚太经合组织(APEC首脑)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6年在杭州参加二十国集团(G20)峰会。

  根据日本财务省的数据,自2017年6月起,日本对华出口不断创新高,对美出口却开始下滑,中国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国。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刘军红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对日本企业,特别是支柱性企业而言,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尤其在数字经济、数字产业、人工智能、电动汽车、互联网等领域,中国的广阔市场都对日本企业有很强吸引力。

  此前无论是特朗普访华,还是英国、法国、德国首脑访华,都有庞大的企业代表团随行,并签订了经贸合作的“大单”。“在中国市场的全球竞争中,作为近邻的日本已经落后,他们来得太晚,作业落得太多了。”刘军红说。

  自今年以来,美国政府先后向中国、欧盟、加拿大、俄罗斯、墨西哥等主要贸易伙伴发起贸易战,并且频频退出国际组织和协定,现行国际秩序面临着严峻挑战。

  在这一波贸易战中,作为美国盟友的日本未能幸免。今年3月,特朗普宣布对进口钢铝产品分别加征25%和10%的关税,欧盟、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韩国等经济体获得临时或长期豁免,但日本不在豁免之列。4月,安倍前往华盛顿与特朗普会晤,双方未能就日本获得钢铁及铝产品关税豁免达成协议。9月,美国还要根据美国汽车的“232”调查考虑加征进口汽车和零部件的关税。

  日本《现代商务》评论称,美国在经济方面并没有把日本视作“同盟国”,日本政府务必面对这个现实。在“美国优先”的背景下,在适当时候,日本应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坚决维护自身利益,哪怕与美国意见相左。

  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26日在会见安倍时指出,新形势下,中日两国在双边领域相互依存日趋加深,在多边层面也拥有更加广泛多元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关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高洪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美国是中日关系最大的外部因素,美国政府的言行举措都会对中日关系变化有一定影响。特朗普上台后很霸道地进行贸易保护,中国和日本作为维护多边体系及贸易自由的国家,彼此的诉求是有共性的,因此达成了一些共识。事实上,这也是对特朗普政府霸道的贸易保护行为的一种抵制。

  美国《华尔街日报》26日报道称,在两国都面临美国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攻势之际,中日领导人表示将一起努力维护自由贸易,两国关系升温进程继续推进。美联社则认为,中日两国在自由和公平贸易方面达成了“统一战线”。

  不过,日本驻华大使横井裕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政策,任何国家之间的关系也都有其独立性,我们希望中国和美国能发展很好的双边关系,也希望同中国以及美国都发展很好的双边关系。”

  最大障碍是政治互信

  10月25日,李克强和安倍晋三共同出席了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招待会。

  一天后,李克强与安倍在共见记者时指出,中日关系重回正常发展轨道,反映了两国人民对中日和平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期盼,顺应了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维护和平稳定、携手应对挑战的期待。安倍晋三表示,日中关系已进入由竞争转向协调的新时代,双方再次确认互为近邻和合作伙伴,日中对当前世界的重要挑战负有重要责任,愿携手为国际和平与繁荣发挥建设性作用。

  从双方的官方表态看,中日都希望以安倍此访为基础推动两国关系在重回正轨基础上取得新进展。日方还反复提及,希望此访开启“化竞争为协调的日中关系新时代”。10月26日,日本外务省外务报道官大菅岳史在北京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在国际形势发生很大变化的今天,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之际,日中恢复领导人互访,将为共建新时代日中关系奠定坚实基础。

  巩固中日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是双方围绕安倍此访着力强调的信号。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此前在例行记者会上说,希望这次访问将有助于提升中日两国政治互信;大菅岳史在吹风会上则将增强政治互信作为排名第一的访问成果。

  高洪认为,中日关系目前最大的障碍还是缺乏政治互信,如果想要中日关系真正从敏感脆弱逐渐走向有韧性、成熟包容,需要日本政府真正重视两国关系的大局。

  此次随同安倍此次访华的日本企业家有大约500名,两国在经贸合作方面成果颇丰。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10月26日在会见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世耕弘成时说,经贸合作是中日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是政治互信的重要基础。

  当天,在李克强与安倍晋三见证下,中日两国相关部门共同签署了《关于建立中日创新合作机制的备忘录》。双方同意在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框架下,建立跨部门的“中日创新合作机制”,促进包括产业领域在内的创新领域及知识产权等具体合作。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与日本银行签署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34000亿日元)的中日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旨在维护两国金融稳定,支持双边经济和金融活动发展,协议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延期。

  同样是在26日,第一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在北京举办,李克强与安倍晋三共同出席并致辞。来自中日两国政府、经济团体、企业代表1000多人出席了论坛,双方在交通物流、能源环保、产业升级和金融支持、地区开发4个分论坛上开展专题讨论,共签署52项合作协议,金额超过180亿美元,包括基础设施、金融、物流、信息技术等广泛领域,参与的中方企业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信集团、太平洋保险等,日方企业则有富士通、丸红、东芝、三井住友银行等。

  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认为,中国一直在寻求 “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伙伴,中日签署一系列第三方市场合作协议,尤其是开发亚洲国家基础设施的协议,有助于该倡议的推进。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论称,日本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意愿在增强,安倍正在呼吁日本企业寻找中国主导的基础设施所带来的机遇。不过,日本的意图不是助力中国的外交,而是通过增强日本的软实力来与中国相抗衡。

  日本驻华大使馆发布的安倍访华成果新闻稿显示,此访期间,两国一致同意作为平等伙伴在新阶段谋求合作,为此日本将结束持续约40年的日本政府对华发展援助(ODA)。日本《每日新闻》报道称,结束日本对华ODA援助是两国关系转变的象征,今后两国进入了在平等地位基础上开展经济合作的时代。

  安倍还于10月26日赴北京大学出席与学生的交流会。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安倍表示希望中国学生到日本来接触动漫等,呼吁中国学生积极访日。他期待日中年轻人加强交流,将两国关系推向更高水平。

  构筑长期互相支持的关系

  “虽然有些早,但想邀请您出席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开幕式。” 10月26日傍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见时,安倍发出了邀请。日本共同社分析称,该发言包含了希望与习近平构筑长期互相支持关系的想法。

  日本外务省外务报道官大菅岳史在记者会上透露,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愿意利用明年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中国举办的契机再度访华。

  高洪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尽管中日关系仍然存在脆弱性的一面,但目前看,日本政府表示不给两国制造政治障碍,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东海,使敏感问题得到稳妥处理。有了这些积极推进两国关系向前发展的新选择,两国关系行稳致远是可以期待的。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在访华前的9月下旬,安倍曾向身边人士表示,印太战略“不用特意加上‘战略’一词,说‘印太’就足够了。”多名日本政府消息人士解释称,安倍此举是担心中国会认为安倍的印太战略含有“敌视政策”色彩,体现出安倍顾及中国的感受,从自身的招牌政策中去掉“战略”一词,以缓解中国的不信任感。安倍10月中旬历访欧洲期间出席会议时,也反复使用“印太”的说法。

  东京大学法学政治学研究科教授高原明生则建议,中日双方可以将“自由开放的印太”和“一带一路”连接起来,双方共同举办的项目,日方可以叫“自由开放的印太”构想的一部分,中方可以称“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这样可以让两国人民以及世界看清楚,两个构想可以共存,中日关系也将切实从竞争走向协调。

  (《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第41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编辑:陈海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