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17国专家学者探访浙江古村落:数年间焕发活力令人不可思议

2018年11月11日 11: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17国专家学者探访浙江古村落:数年间焕发活力令人不可思议
    资料图:松阳县杨家堂村 奚金燕 摄

  中新社丽水11月11日电 题:17国专家学者探访浙江古村落:数年间焕发活力令人不可思议

  作者 周禹龙 施紫楠

  浙江松阳是一个只有近20万常住人口的小县城,在中国地图上,难以见到踪影。但在其县域内,经常能看到外国人面孔。

  11月8日,记者看到,又一批外国专家学者走进松阳。这支近60人的团队,来自17个国家。他们穿梭于白墙黑瓦间,用脚步丈量中国古村落。

  在他们眼中,松阳虽小,却有着自己的名气。“最后的江南秘境”、留存完整的“古典中国”县域标本,都是其亮点所在。

  联合国人居署区域和都市规划主管雷米·西斯平是第一次来松阳。他说,来了之后,发现这里文化厚度和人文资源超过预期。

  比如四都乡平田村,竟然几年间,当地让只有10多名老人住的村庄重新焕发了活力,好多年轻人回到乡村就业或者创业,让雷米·西斯平直呼“不可思议”。

  像这样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松阳还保留着100多座,其中国家级传统村落71个,数量位居中国第二。

  不过,城市化、工业化让传统村落成为一把双刃剑。只保护不开发,还是只开发不保护?这是困难,也是机遇。尤其是,在中国乃至世界,许多乡村发展都相对缓慢的情况下。

  德国Aedes国际建筑论坛馆长克里斯汀·费莱斯说,乡村振兴不只是中国的事情,它是全世界的议题。

  重担压下来,面对这一抉择,过去几年,松阳提出“文化引领的乡村复兴”,系统推进生态修复、经济修复、文化修复、人心修复,取得一定成效。几年下来,松阳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通过社会组织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动民众自发保护古建筑。

  蔡宅村村民蔡秀钗因此受益。她们村新建的豆腐工坊,由著名设计师设计,集油豆腐加工、参观、体验为一体。

  一边用古法磨豆腐,蔡秀钗一边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她每月收入可达1万余元人民币。而整个蔡宅村油豆腐的产量,将近有30万斤。

  这不是个例。相关负责人说,老屋修复,提升了松阳村民对其价值判断和文化自觉,还带动了乡土工匠的回归以及传统手艺的恢复。

  扎根古村落,手工艺人叶科,创新了古老扎染技术。他利用植物和茶叶做染料,把丝绸和扎染手艺结合起来,既提升价值,又提升名气。

  他的手艺出现在法兰克福书画展上。国际出版商协会前主席赫曼·斯普劳特看到后,好奇心不断,接连询问。

  如今,叶科的云缬坊染织业务拓展到更多范围,带动周边村民致富。村里阿姨做一些手工产品的针线活,村里大叔种植板蓝根等植物染料。

  老屋重现活力,村民重展笑容,这样的案例在松阳比比皆是。连雷米·西斯平都希望再了解更多。他说,他听到过瑞士、芬兰这种乡村的区域发展,但是真正接触到后,依然觉得不可思议。

  “农村的发展关乎人类未来,松阳以文化建筑为切入点进行建设。”在Aedes建筑论坛总监汉斯—尤尔根·科莫瑞尔看来,松阳实践不仅对德国,对欧洲乃至世界都有借鉴意义。

  据了解,此次活动邀请了克里斯汀·费莱斯、雷米·西斯平等近60位国际嘉宾,以及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将实地参观考察松阳传统村落和文化建筑,并围绕“文化+建筑”“生态和经济+建筑”等主题进行探讨。(完)

【编辑:于晓】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