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疆兵团老军垦:53年搬家16次 住进冬暖夏凉新楼房

2018年11月15日 19: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新疆兵团老军垦:53年搬家16次住进冬暖夏凉新楼房
    胡雪民老人讲述他当警察的经历。 赵丹丹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11月15日电(赵丹丹 李桃)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初到新疆,经常听到人们这么说,这早已梦想成真。”说起生活的变化,胡雪民如是感慨。

  今年79岁的胡雪民,1965年带着妻子从湖南宁乡县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三团。迄今清楚地记得坐了10多天绿皮火车、5天5夜解放牌客车。

  下了车,眼前的景象让胡雪民难以置信:四周是茫茫荒漠,满树灰尘的胡杨围着几间土块房是连部办公室,道路上是厚厚的虚土,迈脚鞋子就进土。连队给他们分了不足15平方米的土块房、一张木板床、一套被褥……

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新疆兵团农场职工住的“地窝子”。(翻拍资料片) 易名 摄
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新疆兵团农场职工住的“地窝子”。(翻拍资料片) 易名 摄

  “大儿子降生,房子更加拥挤,转身都会碰到头。”老伴唐秀香说。

  1966年,胡雪民的父亲也来到了新疆,老屋实在容纳不下一大家人,在战友的帮助下,他挖了20多平方米的两间“地窝子”。刮风下雨天,外面下雨,屋内“下泥”。

  胡雪民每次工作岗位调动,一家人就跟着搬一次家。调到一师十一团十一连时,没有地方住,两条长凳支撑木板在一棵梧桐树下住了一个星期,直到把“地窝子”挖好。“屈指算来,进疆53年,搬了16次家。”

  2015年,胡雪民在阿拉尔市三五九小区买了一套三居室的楼房,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

  据胡雪民回忆,那时候的伙食,差不多一年四季玉米馍就着咸萝卜,要想吃到肉只能盼过年了。

  为了全家吃饱,胡雪民和妻子唐秀香想了很多办法,秋天采沙枣磨成粉与玉米面和在一起蒸馍馍;开春打榆钱和面蒸馍馍;夏天搅玉米粥,在里面添加很多菜叶子;冬天每天煮一大锅洋芋或者白萝卜,既当饭也当菜……

  “那时候劳动和食宿一样苦。”胡雪民说。

  开荒修渠种田,全靠坎土曼、扁担和柳条筐;一手啃馍馍,一手捡棉花;踏着星光,浸着露水,打着马灯夜战是常事,每一项劳动的强度都很大。唐秀香说:“每天下班回家,腰酸背疼,吃饭端碗手都发颤。”

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新疆兵团农场农事主要靠坎土曼、扁担和柳条筐这些简单的工具完成。(翻拍资料片) 易名 摄
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新疆兵团农场农事主要靠坎土曼、扁担和柳条筐这些简单的工具完成。(翻拍资料片) 易名 摄

  “日子虽苦,干劲冲天。为激励大家,连队搞劳动竞赛,奖励分为四个等级,每天收工后评一次,在墙报上登出来。”胡雪民说。

  胡雪民告诉记者,他每年都能捧回很多奖状或者荣誉证。“这是我们光荣与梦想的见证,是人生经历的闪亮印迹,也是我们现在的幸福回忆。”

  如今的日子,吃好喝足好比天天过年,农事只有个别环节动动手,几乎全被机械代替了。“每月退休金花不完,每天和老友叙旧唠嗑,跳舞健身,读报看电视,像年轻人一样看手机……”说着,胡雪民和老伴开怀的笑了。(完)

【编辑:刘欢】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