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长三甲”系列火箭针对嫦娥四号任务实现多项技术创新

2018年12月08日 09: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视频:嫦娥四号成功发射 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之旅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西昌12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8日凌晨由长征三号甲(“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中的长征三号乙火箭成功发射,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消息说,根据执行嫦娥四号发射任务需求及中国探月工程特点,“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开展有针对性的研制,已突破“适应窄窗口发射约束”等多项关键技术。

  ——适应窄窗口发射约束。针对轨道设计和产品可靠性要求高,“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采用适应多窗口、窄窗口约束的轨道设计技术,并对各系统和重要单机采取可靠性设计和冗余改进。

北京时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中国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嫦娥四号后续将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并通过已在使命轨道运行的“鹊桥”中继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孙自法 摄
北京时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中国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嫦娥四号后续将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并通过已在使命轨道运行的“鹊桥”中继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不断提高入轨精度。为满足将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到远地点约42万公里地月转移轨道的入轨精度,火箭采用激光惯组优选和滤波组合算法优化的方法提高入轨精度。相比嫦娥三号,嫦娥四号任务火箭设计入轨精度提高30%以上。

  ——低温加注后推迟24小时发射。为充分利用嫦娥四号任务两天窄窗口的发射机会,降低发射实施风险,火箭系统开展了“低温推进剂加注后,连接器不脱落状态下,推迟24小时发射技术”的专项研制工作。

  ——提高发射可靠性、安全性。通过远距离测发控系统的建设、控制地面测发控系统的冗余设计,以及在中国运载火箭上首次实现对低温推进剂加注量的实时、连续控制,为“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高密度发射提供有力保障,并提高发射适应性和可靠性。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介绍说,由该院抓总研制的“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由“长三甲”“长三乙”“长三丙”三种大型低温液体运载火箭组成,它们构成中国现役中型高轨运载火箭中运载能力最大、技术最复杂、适应性最强、发射次数最多、发射密度最大的火箭群体,能够满足中国当前各种中高轨道有效载荷以及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有效载荷的发射任务。

  此前,“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已先后4次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率百分之百。

  其中,2007年10月“长三甲”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拉开中国人探索月球的大幕;2010年10月“长三丙”火箭直接将嫦娥二号成功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刷新探月工程“中国高度”;2013年12月“长三乙”火箭成功发射携带中国首艘月球车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实现落月巡视探测;2014年10月“长三丙”火箭将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准确送入轨道,为后续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关键技术进行一系列验证。(完)

【编辑:于晓】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