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青年科学家刘勇:给卫星插想象翅膀 为航天拓未知空间

2018年12月12日 17: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青年科学家刘勇:给卫星插想象翅膀为航天拓未知空间
    资料图,刘勇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中科院 供图

  中新网上海12月12日电 题:青年科学家刘勇:给卫星插想象翅膀 为航天拓未知空间

  作者 郑莹莹

  “你可以做圆的、方的、尖的、椭圆的,甚至两个车轮形状的……”,40岁的卫星设计“梦想家”刘勇说。人们原以为航天工程不能“失之毫厘”,但刘勇说,卫星设计可以天马行空。

  刘勇是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遥感卫星总体部副部长、卫星总设计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参与过中法天文卫星SVOM、中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卫星、高分微纳卫星等多个型号的研制工作。

  他做了很多卫星的具体设计,在他眼里,做卫星跟别的一些行业可能不太一样,它有很自由的想象空间,“你可以天马行空地去想象一颗卫星是什么样子、有什么功能,然后在太空中怎么飞、怎么跑;因为太空太大了,未知领域也太多了,有足够的空间让你去发挥想象。”

  刘勇有一个小目标,那就是想做一些颠覆性的创新设计,“让人们看到,原来卫星还可以这么做。”

  他常跟团队讲的例子就是:当乔布斯把第一代苹果手机拿出来时,他说,手机就该是这个样子的,有个大屏幕,只有一个按键,然后里面都是App。“乔布斯相当于是重新定义了手机。我跟我的团队说,你们也应该定义一下新时代的卫星是什么样子,不要还按以前的方法去做。”刘勇说。

  在他看来,卫星除了从大变小,从重变轻,还可以有很多其他维度上的变化,比如卫星有可能像积木一样,自己去组装;卫星也有可能在太空中伸出一个几公里或者几十公里的大伞,来收集太阳的能量,然后把这个能量传回地球,“以前这些都还只是停留在想象中,现在慢慢一步步正变成现实。”

  刘勇今年40岁,这也是他从事卫星工作的第12年,这些年来,他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着。

  时针拨回2001年,那时刘勇23岁,从武汉大学物理基地班毕业,当时航天热从国外向中国国内传播,他在机缘之下选择了师从中国国内首颗存储转发通信小卫星总设计师杨根庆研究员,硕博连读,研究方向为高性能航天器可重构计算系统。

  2006年他博士毕业时,适逢神舟六号飞船飞天后、中国国内航天蓬勃发展的时机,他加入了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一开始他做的是高性能航天器计算系统。“相当于卫星上的计算机,但没有屏幕,没有键盘,有处理器等设备,是整颗卫星的大脑”,他介绍。

  从那时起,他就开始打破成规。在中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卫星任务中担任星务分系统主任设计师时,他创新地提出集中式与分布式兼容的新型体系架构,实现了星务计算机通用化与高可靠性的均衡。这颗卫星于2016年底成功发射,获得大量高质量全球碳排放数据,为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话语权。

  2011年起,刘勇开始从事卫星的总体设计,这也给他的创新带来更大的空间。

  他在高分微纳卫星任务中担任卫星副总设计师,与团队共同研制了一颗具有米级分辨率、多种成像模式、重量和成本只有传统卫星十分之一的微纳型智能遥感卫星。

  刘勇说,自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已过一甲子,人类不断走进太空,赴月球、探火星;中国航天也在快速发展,让他印象比较深的是,中国航天开始投入一些科学卫星、深空探测卫星,并且最近这一两年,商业卫星也在崛起。

  “改革开放后,中国航天飞速发展,尤其是最近这些年,中国在航天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的航天发展,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中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卫星等,近期发射的这些空间项目都非常吸引世界目光。”他说。

  刘勇也到了40岁的不惑之龄,他说,“我希望卫星不仅是满足国家需求,也能变成生产工具,慢慢深入老百姓生活,更好地为他们服务。”(完)

【编辑:姜雨薇】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