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两院院士刘永坦:为祖国万里海疆打造“火眼金睛”

2019年01月28日 01:58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参与互动 

  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刘永坦——

  为祖国万里海疆打造“火眼金睛”

图为刘永坦(前右)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实验室钻研雷达技术。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做成了点儿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份殊荣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我们的团队,属于这个伟大时代所有爱国奉献的知识分子。”2019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为刘永坦院士颁发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章、证书。这对科学家来说是莫大的荣誉,而刘永坦却用这样一段话表达自己对待荣誉的态度,令人肃然起敬。获奖的背后,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新体制雷达发展史。

  刘永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著名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与技术奠基人和引领者。40年来,他心无旁骛,一直致力于新体制雷达事业的发展,技术成果“领跑”世界,为祖国万里海疆筑起“海防长城”作出卓越贡献。

  “别的国家已经在研制,中国决不能落下,这就是我要做的事”

  新体制雷达被称为“21世纪的雷达”,代表着现代雷达的发展趋势,对航天、航海、渔业、沿海石油开发、海洋气候预报、海岸经济区发展等领域都有重要作用。传统雷达虽有“千里眼”之称,但也有“看”不到的地方。世界上不少国家因此致力于研制新体制雷达,使“千里眼”练就“火眼金睛”的本领。

  上世纪70年代,我国曾经对其进行过突击性的会战攻关,但由于难度太大、国外实行技术封锁等诸多因素,最终未获成果。

  1936年出生在南京的刘永坦,从小就对“家国”情怀有着深刻理解。他刻苦学习,坚信科技兴国,17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

  1979年6月,已是哈工大无线电系副教授的刘永坦到英国进修,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迈出国门的学者之一。在伯明翰大学电子工程系,刘永坦接触到众多雷达技术专家,这让他对雷达有了全新的认识。

  “根据我们现在发展的趋势和掌握的技术,只要努力,我认为完全能实现。中国也必须要发展新体制雷达,这就是我要做的!”1981年,45岁的刘永坦学成归来。再次回到哈工大,他决定重新出发,开创中国的新体制雷达之路。

  可以从事更容易获得成功的研究,或者像当时不少技术人员一样“下海”赚大钱,为什么要执着于看起来“希望渺茫”的新体制雷达研究?在当时,很多人对刘学坦的选择并不理解。

  “如果别人做出来了,我们再跟着做,国防安全会受到影响。”面对疑问,刘永坦回答,“别的国家已经在研制,中国决不能落下,这就是我要做的事!”

  1982年初春,刘永坦专程赶赴北京,向当时的航天工业部预研部门汇报,详细介绍了当时发达国家新体制雷达发展的动态,并畅谈了自己的设想。预研部门的领导当场表示支持,希望他迅速组织科技攻关力量,早日把新体制雷达研制出来。

  得到支持后,刘永坦立即进行了细致的策划和准备。从零起步,开始了填补国内新体制雷达研究空白的攻坚战。

  经过800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数千次实验、数万个测试数据的获取,刘永坦主持的航天部预研项目“新体制雷达关键技术及方案论证”获得丰硕成果。传播激励、海杂波背景目标检测、远距离探测信号及系统模型设计等关键技术理论取得突破,创建了完备的新体制理论体系。

  “一定要把实验室里的成果变成真正的应用”

  新体制雷达很难,难点在于抗干扰。

  刘永坦要做的新体制雷达,摒弃了直线传播的微波,而是选择一种可以绕着走、可以拐弯的表面波。这种波沿着海平面传播,但也带来了新问题——强烈的杂波干扰。

  面对比探测的目标强一百万倍以上的海浪、无线电、电离层等杂波信号,怎样去除干扰,从中找出目标物反射回来的信号,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事情。

  “这要求我们发射出去的信号必须非常单纯,信号处理技术也要好,能把微弱的反射信号从杂波中提取出来,形成我们需要的速度、距离等参数。”刘永坦表示。在荒无人烟的试验现场,他带领团队开始了新一轮的埋头苦干。

  1989年,中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建成,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部对海新体制实验雷达。

  1990年4月,雷达站完成了整机调试。

  1990年10月,多个部门联合举行的鉴定会宣布——新体制雷达研究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

  1991年,该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一定要把实验室里的成果变成真正的应用。”在荣誉和丰硕成果面前,刘永坦没有自我满足,而是选择继续前行。他说,这些成果倘若不能实际应用,无疑就像是一把没有开刃的宝剑,好看却不中用,这对国家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和损失。在得知他的决定之后,团队全体成员都义无反顾全力支持。

  “新体制雷达项目得到了国家高度重视。它对国家、学校和专业都意义重大,我们压力很大,但必须做好。”1997年,新体制雷达被批准正式立项,哈工大作为总体单位承担研制工作,这在国内高校中还是首次。刘永坦和他的团队深知,这既是党和国家的充分信任,又是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

  为尽快把科研成果投入国防应用,刘永坦把队伍拉到离试验场地最近的废弃民房里。现场环境十分恶劣、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他们常常一待就是几个月。

  “逐项研究,逐个攻破,这十几年我们是在解决强大的电磁干扰中成长的。”回忆起从试验场地转战到实际应用场地的岁月,团队成员都唏嘘不已。一个本应该需要专业院所才能做的研究项目,刘永坦和他仅有二十几人的团队完成了代替。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的继续提高雷达性能的要求,2011年刘永坦团队成功研制出我国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探测能力的新体制雷达。

  与国际最先进同类雷达相比,刘永坦团队研究的新体制雷达系统规模更小、作用距离更远、精度更高、造价更低,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标志着我国对海远距离探测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

  2015年,刘永坦团队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能为国家的强大作贡献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和使命”

  两院院士,多次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被国人尊称为“挺起中国脊梁的国宝级人物”……这些殊荣的背后,是刘永坦从未止步的努力。他常说:“心中有使命,干得有劲儿,觉得光荣。”这种劲头,在他留学期间,在他回国搞科研时,在他教学的课堂上,在他与学生探讨学术问题中,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英国进修和工作初期,当刘永坦了解到中国留学生只能做科研辅助工作时,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决心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外国专家对中国留学生的态度、对中国科研人员的认识。

  刘永坦的勤奋、刻苦和才华赢得了合作专家的信赖和赏识,得以参与到重大科研项目“民用海态遥感信号处理机”的研制工作中,并被授予伯明翰大学“名誉研究员”称号,这在当时中国留学生中极为少见。

  回国承担新体制雷达研制工作后,刘永坦大部分时间都要在现场做试验。作为主帅,刘永坦承担着比别人更加繁重的工作。他和团队在外场做试验的劳动强度远非常人可比。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常常由于赶不上吃饭而用面包充饥,困了就倒在实验室的板凳上凑合一觉。外场试验期间,他们临到春节前一两天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短短几天之后又得返回试验现场。

  超负荷的脑力和体力劳动,让刘永坦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疼痛曾让他几个月不能行走。有一次,在攻克关键技术时,他因为长期劳累倒在了现场。康复治疗期间的刘永坦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上不了“前线”,就“运筹”于病床之上。

  有一年春天,哈尔滨寒流未消,他旧病复发,腰像是断了一样疼,但仍坚守教学岗位,照常默默地忍住剧痛为学生讲课,旁听青年教师试讲……直到有一次从课堂上下来,一位研究生发现他脸色苍白,知道老师病痛又突发了,才不顾他反对,冒雨送回了家。

  “能为国家的强大作贡献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和使命。国家把这么重要的项目交给我们做,这是我们最大的荣耀。”刘永坦总是这样说。面向国家未来远海战略需求,耄耋之年的刘永坦依然活跃在科研一线,继续带领团队规划实施对海远程探测体系化研究,逐步开展分布式、小型化等雷达前瞻技术的自主创新。(杨羽)

【编辑:李玉素】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