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离别19年军娃天路寻父

2019年04月04日 05:41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 

  离别19年军娃天路寻父

宋兴兰母女俩在描红墓碑。

  □ 本报记者  廉颖婷

  □ 本报通讯员 郭 宏  文/图

  “爸爸,我们来看你了,你在那边过的怎么样,女儿现在已经长大了。爸爸,如果你还活着,今年也该47岁了。”在西藏自治区波密县烈士陵园,何语嫣摸着墓碑,仿佛看到父亲那张年轻的脸庞。

  19年前,28岁的川藏兵站部原某汽车团战士何春光为救战友,在生死瞬间奋力一推,从此与家人阴阳两隔,妻子宋兴兰独自抚养出生不到3个月的女儿何语嫣成长。

  今年清明节前夕,何春光家人在部队的帮助下,辗转数千公里,终于来到波密县烈士陵园,祭扫她们19年来日思夜想的亲人。

  在何春光墓前,宋兴兰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与丈夫的合影,仿佛又回到当年的岁月。

  奋力一推

  生命定格在帕隆藏布江

  2000年春节刚过,何春光便告别妻子和出生不到3个月的女儿,返回部队执行年度首趟进藏运输任务。

  当时川藏线上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然乌到中坝。”

  3月21日,车队行驶在中坝时突遇险情,导致何春光驾驶的运输车辆失控冲向帕隆藏布江。危急时刻他果断处置,同车的战友获救了,何春光却沉入冰冷刺骨的江水中,生命永远定格在28岁,定格在雪域高原。

  一次匆匆别离却成了一场永别,留下妻女和年迈的双亲。令人心驰神往的雪域高原,在这一刻却显得如此不近人情,因天路高寒缺氧、道路艰险,家人未能见上何春光最后一面,直到数十天后,才通过部队拍摄的视频画面,看到何春光被安葬异乡的情景。

  何春光的牺牲,对于这个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一家人一直挤在老房子里,房间很小,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父母住一间,母女俩住一间,艰难地生活。

  2014年,何春光的父亲多症并发导致瘫痪,从此生活起居都需要人照顾,每月还得花上千元医疗费。

  何妈妈时常叨唠,“我儿子个头大、又懂事,要是他在,他爸爸每次从床上滚落地下,准能一个人抱起来,如今我们三个女人却要合力才能抬起他爸。”

  何爸爸曾经是一名铁道兵,受父亲影响,何春光入伍不久便成为连队的技术尖子、教练班长。他对川藏线道路情况了然于胸,面对川藏线塌方、泥石流、雪崩等各种险情当先锋、打头阵。

  何春光特别热心,经常帮助战友解决困难,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技术传给身边战友。参与当年救援的战友王占杰后悔自己没能早些救起这位亲密的兄弟。

  何春光特别孝顺。“有一次,他掏心窝对我说,再存两个月的津贴给家里寄200元,让父母多买些肥料,家里的水稻和玉米才会有个好收成。”战友李选寿回忆说。

  患难兄弟见真情。“这些年,何春光生前所在连队的战友一直没忘记我们。去年春节前,还专门送来近7万元的慰问金。感谢你们,我们从不后悔送他到部队。”何妈妈说。

  为爱坚守

  19年独自抚养女儿成长

  “亲爱的爸爸,你在天堂过的还好吗?还记得调皮的女儿不?会常常想我和妈妈吗?”今年春节前,在一场慈善晚会上,何语嫣的一封信让现场观众无不动容。

  何语嫣上小学3年级的一天,语文老师突然把宋兴兰请到学校,说一向乖巧懂事的语嫣不仅没写作业,上课还心不在焉。

  这些年,宋兴兰一个人起早贪黑四处打零工,用羸弱的肩膀扛起整个家,上照顾公婆,下抚养女儿。瞬间,这些年积压的辛酸涌上心头。

  晚上回到家,宋兴兰正要对女儿发脾气时,语嫣哭着跑到她跟前说:“妈妈,老师这次布置的作文题目是《我的爸爸》,可这些年,你一直告诉我说,爸爸在很远的地方,有很重要的工作,爸爸在我脑海里的记忆完全是一片空白。我几次拿起笔,就是不知道怎么下笔。”听到女儿的这番话,宋兴兰哽咽了。

  女儿出生不到3个月,何春光就去世了。为了给女儿一个幸福的童年,宋兴兰把这个善意的谎言说了9年。如今,纸包不住火,宋兴兰不得不说出实情。

  “这是我们一家三口的合影照,也是唯一一张你和父亲的合影,合影那天为了让奶瓶里的母乳不凉着,你爸爸一直放在怀里暖着。”

  一边听妈妈讲,一边接过从箱底翻出的照片,这个9岁的女孩如何面对眼前的现实?

  语嫣拿着照片跑到房里,躲在墙角偷偷流泪。

  “我恨你无情地抛下我和妈妈,让我们孤单无助;我想念你留在我们身边,陪我一起慢慢长大;我崇拜你为国牺牲,骄傲自己是英雄的传人”……

  不知过了多久,语嫣擦干眼泪,在昏暗的灯光下,凭着照片和母亲的回忆,写下了《我的爸爸》一文。

  从那以后,语嫣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为母分忧,哄爷爷奶奶开心。

  “语嫣,这是你爸爸穿过的军装,19年了,我一直保留着,看见它,就想起儿子啊。到了你爸爸坟前,一定要多叫几声爸爸,多磕几个头,让爸爸在天堂听见你的声音。”临行前,何春光的母亲不停地嘱咐何语嫣。

  翻山越岭

  一家人终圆“团聚”梦

  多年来,家人一直希望到何春光坟前祭扫,由于进藏条件艰苦,何语嫣年纪太小,一直未能如愿。

  如今,随着高原道路条件的改善,语嫣终于在母亲和姑姑何春梅的陪同下踏上祭扫之路。

  何妈妈因为要照顾瘫痪的老伴,不能随行。临行前,老家四川渠县细雨蒙蒙,何妈妈东奔西跑上街购买香烛,准备儿子生前最爱吃的辣香肠,泪水犹如屋外的雨,滴落在锅中,将母亲的思念融进祭品,带到儿子墓前。

  何妈妈一直将他们送到几十公里外的火车站,才依依不舍同大家道别。第二天凌晨6点,大伙便赶往机场,搭乘最早的航班飞往林芝。

  为了这次祭奠,部队派出了最好的车辆和驾驶员,指定了军医全程陪同,即便如此,通向波密的道路依然充满了艰险。

  雅砻藏布江在悬崖下咆哮着追赶车辆,一路上滚石、滑坡险情迭出。海拔近五千米的山口上,车辆遭遇暴雪封路,几乎无法前行。然而,相比19年的苦苦煎熬,眼前的艰难险阻微乎其微。

  辗转两天,克服严寒、晕车、缺氧等不适,母女俩与何春梅终于抵达扎木大站。

  第三天一大早,她们顶着风雨赶赴烈士陵园。

  一别19年,家人终于来到何春光墓碑前。抱着墓碑,她们的泪水和雨水交织在一起。

  “儿啊,你说执行完任务就回家,爸妈等了你19年……”何春梅拨通母亲的电话,19年来,何妈妈终于通过电波与儿子隔空对话。何爸爸因为瘫痪,双手不停地颤抖,太多的心里话竟不知如何开口……

  看到这一幕,周围官兵都忍不住失声痛哭。

  何春光走了,他的牺牲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勇敢无畏的川藏线汽车兵。60多年来,他们运输物资近600万吨,总行驶路程长达35亿公里。在这条英雄路上有661名汽车兵牺牲,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

  每当车队行驶在川藏线烈士陵园时,他们都会鸣笛,并点一支香烟抛向窗外,代表那些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能扫墓的亲人祭奠战友,缅怀英烈。

  如今,川藏公路每天都在翻新,新一批官兵沿着英烈走过的路,奋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无怨无悔地行走在这条“西部奇路”上。令人欣慰的是,随着路况、车辆性能和医疗水平的提升,从2004年后,川藏兵站部已经实现连续14年零死亡的佳绩。

  返程途中,语嫣说,如今找到了父亲的墓碑,自己一定会和家人再上高原看望天堂的爸爸。今年还打算报名参军入伍,接力爸爸未走完的英雄路。

  制图/高岳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