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海上共此时——中国首次海上发射侧记

2019年06月05日 21: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视频:中国成功完成首次海上航天发射 海上如何实现平稳发射?来源:央视网

  中新社“渤海钻珠”轮黄海6月5日电 题:海上共此时——中国首次海上发射侧记

  作者 郭超凯

  6月4日下午,“渤海钻珠”轮渡从烟台港缓缓起航,驶向黄海海域。轮渡上的700多名乘客此行有着相同的目标,那就是亲眼目睹中国首次海上发射。

  海上发射已经走过50多年历程,1966年,世界第一个、同时也是唯一个海上发射场——圣马科发射场投入使用。该发射场的成功验证了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可行性,突出了海射火箭高效率、低成本等优势。此后,美国、俄罗斯相继投入到海上发射的研制工作。

  纵观全球航天发展历程,海上发射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对中国而言,却是中国航天的重要一步。此次发射一旦成功,将为中国快速进入太空提供更加安全、灵活、经济、高效的新型发射模式。

  尽管此前多次在发射现场观看火箭起飞,但对记者来说,海上发射还是头一回。执行中国首次海上发射任务的,是被誉为海上“快响利箭”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十一火箭)。该型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院)抓总研制。此前,长十一火箭已完成6次陆上发射,成功将25颗卫星送入太空。

  谈及该型火箭,火箭院长十一火箭控制系统行政指挥高磊自豪地说道:“长十一火箭的所有技术都是自主研发的,没有借助任何外国的力量。”

  火箭院固体运载火箭型号办公室副主任宋永生告诉记者:“长十一火箭立项之初,其定位就是广域机动、可靠性高、适应性好。此前6次陆基发射已基本实现当初立项的目标,而要实现广域机动这一定位,下一步就是进行海上发射。”

  宋永生对此次海上发射期待颇高。“如果仅凭借现有的发射场资源,中国每年的火箭发射次数其实是有限的。海上发射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我们在原有管理框架下进行了模式的创新。”宋永生说道。

  6月5日上午9时,经过一夜的航行,“渤海钻珠”轮渡抵达预定海域。轮渡上的乘客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纷纷跑上甲板,一睹长十一火箭的“芳容”。

  举目远眺,只见长十一火箭正伫立在驳船上,严阵以待。而在不远处,多艘大型船舶航行在驳船附近,为此次发射保驾护航。

  发射时间临近,甲板上早已站满了人,众人掏出“长枪短炮”,屏住呼吸,静待点火发射瞬间的到来。

  12时6分,在滚滚的浓烟中,长十一火箭点火起飞,搭载捕风一号A/B卫星、中电网通一号A/B卫星、吉林一号高分03A卫星、天启三号卫星和潇湘一号04星等7颗卫星,直插苍穹。

  不过几秒钟的时间,火箭便钻入云层,不见踪影,只在空中留下一道美丽的弧线。甲板上响起热烈的掌声,乘客大呼“时间太短,看不过瘾”。

  12时30分许,“渤海钻珠”轮渡的广播传来任务圆满成功的消息,宋永生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他笑着说:“这次任务压力很大,但在看到一级火箭分离正常后,我就有预感,这次任务的成功八九不离十了。”

  站在甲板上,高磊和宋永生两人笑逐颜开。“这次海上发射任务的成功是对航天工作者辛勤付出的肯定。经过这些年的锤炼,我们的队伍愈发成熟,状态越来越好。”高磊欣慰说道。

  海上凌云霄,天涯共此时。

  而在神州大地,所有关心中国航天事业的民众,正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等途径获取海上发射成功的消息,享受着中国航天发展进步的喜悦。(完)

【编辑:李玉素】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