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深海勇士”探秘海底世界 带着“思考的眼睛”去深海   

2019年07月26日 03:02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 

视频:海底2000米有个垃圾场 “深海勇士”号带你看来源:央视新闻

  带着“思考的眼睛”去深海

  “深海勇士”探秘海底世界

  本报记者 崔 爽

  “既长了知识、又长了见识。”作为TS12第二航段首席科学家,同济大学教授翦知湣在本航段首次下潜,“海洋科学家需要通过载人深潜去体验,以及获得关键数据和关键样品”。

  去年5月,他的老师、82岁的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坐在同样的位置三次下潜,最后一次还是临时增加的,当时汪品先曾感慨:“当了学科带头人就不出野外了吗?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

  精确定位 精准取样

  中科院深海所彭晓彤研究员十几年来搭乘过国内外多种载人潜器,他举了个形象的例子:“最简单的比喻就是你去逛街,别人扛着相机帮你逛和自己逛不一样啊,自己逛可能发现更多想要的东西。”

  科学家下去之后,可能发现水下和陆地上的想象完全不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优化路线是常有的事。本航段第二次下潜的同济大学教授钟广法坦言,有时在海底的路线调整会很大,带着想法下去后,想法可能被验证,也可能完全被推翻。

  “还有最大的好处是海底有那么多东西,要哪一个是需要科学判断的。你可以精确定位、精确取样。”钟广法说。

  “探索一号”像移动的海上实验室,大家的研究各有侧重,冷水珊瑚样品被带上来,你用骨骼断代,我可以用组织测序,是现成的学科交叉机会。船上例行的科学家会议上,前一天下潜的科学家会展示下潜视频,介绍发现和感受,针对地形地貌或深海生物的一点细节,大家往往讨论很久,贡献自己的智慧。

  带着“思考的眼睛”

  1979年,美国的阿尔文号(Alvin)载人深潜器在加拉帕戈斯群岛首次发现了热液生物群,人类第一次知道在深海黝黑的底部,同样活跃着繁茂的、以化能合成为基础的深海生命群落,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研究的新纪元被一次载人深潜意外地开启了。

  “研究深海一定要靠技术进入深海内部。“彭晓彤说。

  关于无人潜器和载人深潜孰优孰劣的争论一直存在。彭晓彤直言,无人潜器和载人潜器的作业能力相当,两者各有优势,前者成本低得多、可以24小时作业、不用担心人的安全,“但机器的眼睛代替不了人的眼睛,人的眼睛是带着思考看问题的”。“你的好奇心会驱使你去发现新鲜的东西,激发出很多灵感,这是人跟机器最大的区别。”彭晓彤说。

  本航次首次发现的“珊瑚坟场”,就是科学家下潜的意外收获: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建如博士发现大片死掉的冷水珊瑚后立刻追踪线索,结果令人惊喜。

  成为真正的深潜科学家

  但载人深潜也给海洋科学家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外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载人深潜,有深潜经历的科学家数以千计,国内目前还不足百人。“科学家要想用、能用、敢用,从用中体会载人深潜技术在深海研究中的强大优势。”彭晓彤说。

  按照“深海勇士”号的作业能力,科学家真正在海底工作的时间大概6小时。但准备工作漫长而精细,据李建如介绍,路线图看起来简单,但那基于大量视频和资料的积累,“水下时间有限,需要仔细设计路线,否则会浪费、完不成任务”。去年第一次下潜后,为了更好地识别和取样海底生物,这位研究海底地质的老师还专门去学习了生物知识。

  “探索一号”上有一个被反复提及的说法:如果说海洋科学家是千军万马,那么真正的深潜科学家就是狙击手,精确计算,准确取样,千军万马不能替代。

  要做到弹无虚发,深潜科学家们需要保有强烈的时间和空间概念。

  深潜成本不菲,为了高效利用有限的水下时间,需要针对每一次下潜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潜器采样篮空间有限,科学家要在限定的面积和重量内带下去足够的作业工具。“随着下潜机会越来越多,更多的科学家开始考虑研发属于自己的、紧凑而强大的作业工具和探测设备。理论上谁都可以下潜,但有了这些能与潜器配套使用的专属装置,你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彭晓彤说。

  (科技日报“探索一号”7月25日电)

【编辑:于晓】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