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戳穿了资本泡沫“咸鱼主播”难以上岸

2019年08月08日 06:31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 

  戳穿了资本泡沫“咸鱼主播”难以上岸

  近日,“萝莉变大妈”事件引发人们对网络直播真实性的关注。在媒体报道中,一位曾经的秀场流量主播表示,他的直播间曾在5个月内产生了400多万元的打赏流水。然而,这400万元中只有5万元是真实的,其余都是经纪公司刷的。巨额打赏背后,经纪公司和平台才是赢家。

  这样看来,成为主播就能财源滚滚的想象,可能只是一场虚妄。之前《中国青年报》的一则报道也指出,网络主播的实际收入与社会上炒作的所谓高收入差距很大,半数网络主播的月收入在千元以下,不到一成的网络主播月收入过万元。

  在直播经济中,很多看似风光的“网红”背后,都有着资本默默助推的力量,所谓的巨额打赏、主播互捧、对刷“游艇”“火箭”之类的大手笔,往往是资本运作的结果。“萝莉变大妈”的蹩脚戏码,可能只是直播行业无数运作中的少数败绩。

  互联网经济中,资本介入对行业崛起的意义不言自明,很多行业的起步离不开适当的资本支持。2016年堪称直播行业的元年,众多强势有力的资本进场,直播平台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自此,遍布街头的“网红”、蹿红网络的主播,都成了直播经济火热的注脚。

  就平台介质而言,它超越图文,丰富了视听媒介形态;从互动性而言,它也比很多媒介形态便捷即时;更重要的是,它传承着互联网开放共享的基因,让普通人更好地融入到互联网世界。最初,直播平台的表现也不负众望,甚至侧面推动了部分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的推广,许多农民带着自己的产品“一展容颜”,打开货物畅销的通道。

  不过,随着资本退潮,许多曾经缺少自制力的“裸奔”平台死在岸边,诸如虚假打赏、淫秽色情、策划炒作等负面报道逐渐浮出水面。从国家层面发出的约谈、关停、封号等惩罚措施,也让无序的直播平台降温去火。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4.25亿,高盛分析师预测,中国网络直播市场规模预计在2020年达到150亿美元。400万元的资金通过直播平台,在一个为资本全盘操作的账户中循环流动,为资本所驱使的主播看似无限风光,其实不过是资本贪婪过程中的工具而已。

  投入直播经济的资本,只为获取巨额流量,从而赢得广告投放的青睐。然而,通过虚假打赏、买粉丝等变相手段吸引注意力,只放大了直播行业中的恶劣虚假一面。如果持续通过资本运作炮制虚假热点,对直播观众的注意力也是竭泽而渔。

  同时,资本的过度介入,搅乱了直播内容至上的竞争策略,主播能否“网红”不再取决于内容的上乘、独特和趣味,反而取决于能否获得资本的强力干预和影响。直播平台的马太效应,挤压了许多草根主播生存的空间,对那些缺少资金支持与经纪公司加持的“咸鱼主播”而言,很难在直播大潮中“上岸”,分到巨额流量背后的“红利”。

  考验着未来直播经济发展的,是如何通过国家有力的监管、行业与企业内部的深刻反思,从而挤压水分、拒斥虚假,重塑直播行业的良性健康生态。

  白毅鹏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郭泽华】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