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三代“桶长”说垃圾分类

2019年10月04日 16: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新中国70年)三代“桶长”说垃圾分类

  中新社杭州10月4日电 题:三代“桶长”说垃圾分类

  作者 张煜欢 翁娴

  高楼林立的钱塘江畔,杭州市江干区三村是当地的一个城中村。外来人口频频流入,农贸市场、各类集市热闹非凡,但街道却干净整洁。这背后,源于每家每户对环境的重视。以当地一户家庭的三代人为例,“60后”母亲周雪英,“80后”女儿蒋婷婷,还有“10后”外孙果冻(化名)都是垃圾分类的忠实守护者,每个人都分管着各自垃圾桶的分类情况——这在当地被称为“桶长”。

  三代“桶长”的成长背景,映射出一幅时代变迁的图景——从生产队时期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到新世纪之初工业化进程加快造成的浪费和污染,再到如今重新审视生态平衡,提倡垃圾分类……再现了人与环境关系的中国变化。

资料图:杭州某小区开展垃圾分类。 张煜欢 摄
资料图:杭州某小区开展垃圾分类。 张煜欢 摄

  生产队时期:垃圾产出“无从谈起”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三村所在的杭州九堡一带以农业生产为主,广阔农田一望无际,村里主要种植苎麻和水稻。

  “小时候我们去河边割草,河里还养着鸭子。我们口渴时,就用手把鸭毛拨开,直接埋头喝河里的水。这在现在可是无法想象的。”周雪英说,彼时人们的生活也淳朴而充实。“大家在生产队干活,辛辛苦苦做一天挣六个工分,只有人民币三角六分钱。”

  与当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物质匮乏时代人们都格外节约,舍不得浪费一粒粮食。“所以在那时,剩饭剩菜之类的‘易腐垃圾’也就无从谈起。”周雪英说,“当时也几乎没有塑料制品,我们一般都是自己做布袋子、竹篮子,麻袋也是苎麻编的,都是可降解、‘纯天然’的。”

  工业化加速:钱包鼓了环境差了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工业化的浪潮席卷而来,服装厂、化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在九堡一带出现,当地六成以上家庭从事服装加工,加工边角料成为主要垃圾来源,工厂污水直接排入河流。

  “人们的钱包鼓了起来,环境却越来越糟糕。”蒋婷婷回忆,小时候家附近还有个大型露天垃圾场。“当时我们很多小孩就在垃圾场里玩,有时候甚至能捡到医用针筒这种‘有害垃圾’。那时候很多人只晓得一个劲地赚钱,忽视了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

  物质的富裕也让许多人“无视”资源的浪费。

  “一个塑料瓶卖掉是一角钱,过去家家户户都攒着准备卖废品,但到后来谁家老人还往家里捡瓶子,儿女会颇有微词,觉得像‘捡垃圾’似的丢了面子。”蒋婷婷说,“大家还没意识到,处理好可回收垃圾不仅是为了几角钱,而是让更多浪费的资源得到重新利用,在源头减少垃圾和污染。”

  新时代改变:垃圾分类深入人心

  随着时代发展,减少垃圾与污染已迫在眉睫,也逐渐成为中国社会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

  到了蒋婷婷儿子成长的一代,“垃圾分类”成为了一种“潮流”。

  “今天我们在幼儿园喝完牛奶,老师告诉我们牛奶盒里防水的纸要撕掉,然后把纸和吸管一起扔到‘其他垃圾’,牛奶盒扔到‘可回收垃圾’。”果冻说。垃圾分类这件事对这个念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来说早已“熟门熟路”。家里的快递盒、可乐瓶等可回收物皆由他包干,卖废品所得的钱可作为零花钱。

  “垃圾分类从孩子做起,这话一点没错。”作为当地社区书记,蒋婷婷深知培养“观念”的重要性。“环保意识或许比行动更重要,过去有一段时间大家做垃圾分类是为应付检查,但现在越来越多人明白,这是事关子孙后代的大事,大家发自内心地参与其中。”

  垃圾分类当下正在中国各地普遍开展。从与环境和谐共处到矛盾频发,再到反思与改变,这是人们观念的转变,更是这个国家在发展中必经的蜕变之路。(完)

【编辑:孙静波】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