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探讨科艺育人模式 李政道科艺讲座基金系列活动在沪举办

探讨科艺育人模式 李政道科艺讲座基金系列活动在沪举办

2019年11月23日 15:19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探讨科艺育人模式李政道科艺讲座基金系列活动在沪举办
    学生在参观2019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作品展。 严宏 摄

  中新网上海11月23日电 (记者 许婧)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作品展、李政道科学与艺术讲座、李政道科学与艺术育人研讨会……23日,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科学与艺术讲座基金系列活动在李政道图书馆开幕,科学家和艺术家齐聚一堂,共同探索科艺结合魅力,探寻科艺相融途径,探讨科艺育人模式。

  本届活动的科学主题为“光的粒子性(Particles of Light)”,由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弗兰克·维尔切克(FrankWilczek)教授拟定,并得到李先生首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袁佐为本次活动创作了主题画《跃变·真诚的光》。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袁佐创作的主题画《跃变·真诚的光》。供图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袁佐创作的主题画《跃变·真诚的光》。供图

  开幕式上,李政道先生的代表、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研究员王垂林代为宣读李政道亲自手书的寄语和致辞。李政道在致辞中说道:“科学重理性辨析,艺术重感性领悟,两者相互融合,将会激发无限的创造潜能。”李政道强调了设立科学与艺术讲座基金的初衷,是为了给青年一辈提供更好的创作空间、帮助启迪并发散科艺思维,他希望系列活动的开展,能推动科学家与艺术家携手畅谈科学与艺术,用更美好的形式展现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林忠钦院士在致辞中指出,上海交大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始终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李政道科学与艺术讲座基金系列活动就是学校开展美育工作中的一张亮丽的名片,活动以“科艺相通”理念启迪学生创新创造,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人文情怀。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巡视员黄兴华表示,上海市科协一直积极探索与高校的合作机制,大力倡导和支持开展校园科普活动,并鼓励高校将科普活动输送到社会,惠及社会民众。此前曾与上海交通大学及上海科技馆三方合作举办“科艺相通——李政道科学与艺术讲座基金作品展”,社会反响强烈,影响力巨大,希望能够以本次科艺活动为契机,与上海交通大学展开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开幕式还同时揭晓了2019年科艺主题画和李政道科艺大奖赛获奖作品。与会嘉宾为25件科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获奖作品颁奖。

2019年李政道科艺大奖赛一等奖作品《亚原子世界下光与粒子》。供图
2019年李政道科艺大奖赛一等奖作品《亚原子世界下光与粒子》。供图

  本届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吸引了来自全国27个单位的选手报名,共收到195件参赛作品,经过两轮评审,最终遴选出一等奖1件,二等奖8件,三等奖16件。

  值得一提的是,获奖作品中有6件是今年7月举办的科艺工作坊学员的研习成果。来自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的温世康等三人创作的《亚原子世界下光与粒子》获得一等奖。作品采用报纸不断拼贴与再渲染的方式,模拟光粒子在亚原子世界特殊条件下相撞的场景,致力于还原光粒子在相撞时给人们带来的震撼感。“我们的创作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温世康感慨道,从确定创作主题和创意方向,到动手实践,再到一一解决创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这个过程让他和他的组员们真切感受到将物理知识或现象用艺术手法抽象表达的不易与作品完成后的满足。

  参赛选手们认为,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激发了青年学子对创作科艺作品的热情和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助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并有力推动了科艺交融理念的普及。

  科学与艺术的碰撞、融合与创新,已成为科学界与艺术界共同探讨和研究的热门话题。同日召开的本届科学与艺术系列讲座特邀了5位科学家与艺术家代表,分别就本届科学主题阐释、美育教育经验分享、科艺交融实践等内容,带来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专题报告。

  本次活动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上海科技馆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李政道研究所、设计学院,上海月湖雕塑公园承办。此次活动也是上海交大扎实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次特色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意蕴高远的美育实践,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有效推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完)

【编辑:刘湃】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