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积势蓄势谋势 识变求变应变

积势蓄势谋势 识变求变应变

2020年07月23日 09:46 来源:人民日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全国政协委员和工商界代表人士热议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积势蓄势谋势 识变求变应变(议政建言)

  《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23日 第 18 版)

  今年上半年,我国有效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经济发展呈现稳定转好态势。这充分表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数据的积极变化,折射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深厚潜力。这份答卷,来得极其不易,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发展信心。如何坚定信心、保持定力,进一步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贯通起来,积势蓄势谋势,识变求变应变,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国政协委员和工商界代表人士结合自身的调研、观察与实践,积极建言资政。

  ——编 者

  依靠改革创新 激活发展潜能

  王一鸣

  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生产生活秩序快速恢复,经济运行呈恢复性增长。但也要看到,目前经济恢复仍不平衡,供给端恢复快于需求端,制造业恢复好于服务业,中小微企业仍面临较大困难,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面对国内外多重风险挑战,要准确把握形势变化,增强政策针对性有效性,巩固经济发展稳定转好态势。

  更加注重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当前,需求端恢复滞后于供给端且势头减弱,加之外需大幅收缩,经济工作重点应逐步从复工复产转向扩大国内需求。要多措并举扩消费,通过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消费刺激措施,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并加快餐饮、商场、文旅等生活服务业复工复市,推动消费回升。围绕“两新一重”,通过政府投入引导社会资本扩大投资,释放投资潜能。

  更加注重依靠改革激发市场潜能。越是面对困难挑战,越要深化改革开放,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解决深层次结构性体制性问题。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发展支持,增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扩大有效投资 确保投资有效

  屠光绍

  今年上半年,无论从总体上还是从结构上看,“稳投资”都有成效、有亮点,投资状况和趋势令人鼓舞。接下来,要让“稳投资”更好发挥作用,为扩大有效投资创造更有利的环境,仍有一些问题需重视。

  投资项目要更有效地建设和发挥作用。不仅要扩大有效投资,还要确保投资有效。今年上半年,扩大投资的力度很大,特别是进入二季度,各地投资项目纷纷开工,很多项目有很强的带动作用。但在建设过程中,也有一些项目的准备和配套跟不上,影响了项目建设推进效率,这既不利于项目及时发挥作用,也会增加建设成本。此外,当前国际国内环境也面临很多不确定性,要对项目产生效应需要的条件及早谋划和安排。

  要重视投资和融资的相互适应和匹配。近年来随着金融领域的改革和创新,我国融资体系和服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推进有效投资所需的融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仍得不到满足。当前和下一步投资的重点,无论是“两新一重”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都面临融资不太匹配的困难。为更好地完善融资体系,适应扩大有效投资的需要,需要做到四个“变”:一是少变多,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促进投资渠道多元化;二是短变长,解决当前融资短期资金多、长期资金不足的瓶颈问题;三是债变股,把债务性融资变成权益性融资;四是死变活,通过金融服务供给,如提供更多资产证券化的工具等,把沉淀的资产变活。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

  将保市场主体纳入考核

  张 野

  当前,各地政府为了帮助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出台了不少扶持政策,为稳住市场主体的基本盘起了很大作用。但从调研情况看,一些地方还存在着制定政策时缺少整体性、针对性的考虑,没有建立政策制定、发布、落实与反馈评价的全链条评价机制,部分政策设置了隐形前提条件等问题,政策的有效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因此,建议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把保市场主体的成果纳入政府工作的考核体系。要明确保市场主体的统计指标体系,突出对就业人数的关注程度;建立政府工作人员与企业主体之间的联络机制,及时了解企业的难点和需求;对于破产倒闭的企业,要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找出政策实施中的漏洞。

  同时,应加强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把政策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细化和实化,提高政策的可执行性和有效性;加强政策执行的督查力度,真正做到让企业看得见、办得了、享得到。

  要用好考核这个指挥棒,让各级政府重视每一个市场主体,尽力呵护好、扶持好。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信息中心原主任)

  保居民就业需要政策配套

  王济光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稳中有忧,如: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难度较大;失业率控制在目标范围并有所下降,但年龄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服务业和城镇就业比重稳步提高,但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领域存在供需不平衡等。

  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形势、疫情防控常态化与就业环境动态变化,建议在保居民就业工作中特别关注劳动力供给侧与需求侧两方面的相向均衡,重点在结构上加大相向性、适应性对接:一是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建立有机联系,把服务业和新兴产业作为实现充分就业的产业政策工具,为各类宏观政策提供配套支持。二是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经营活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三是在创业担保贷款、定额税收减免、职业培训补贴、失业保险返还等一揽子政策之间建立有机配套关联,消除总体上的碎片化状态,形成鼓励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政策体系。四是依托城镇社区、技能培训中心、职业学校、普通高等院校等平台,整合公共资源,把失业人群吸纳到就业地的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之中,积极消除潜在大规模失业风险。五是突破户籍制度限制,确保失业人员能够在常住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享受就业创业培训和服务并领取失业津贴,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切实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

  打好数字经济这张牌

  雷 军

  上半年,我国在有效控制疫情下扭转了经济下行势头,在有序复工复产下,经济出现趋势性向好特征。二季度GDP由负转正,表明中国经济具有强大韧劲,正走上稳步复苏的轨道。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广大民营企业反应迅速,捐款捐物,有为担当,是全社会大动员的重要力量;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过程中,民营企业则是生力军。

  当前,信息技术与实体制造行业正加速深度融合,消费电子产业快速向智能化方向演进,人民群众对智能生活充满期待。企业家必须充分认识时代大势,从自身优势着手,打好数字经济这张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时真抓实干、稳扎稳打,坚定不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更好地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巨大潜力。

  小米从一家十几个人的创业公司,成长为世界500强企业,不仅做出了高品质的产品,还带动了数百个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和效率提升,这正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具体体现。接下来,我们计划5年投入500亿元资金规模,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使人工智能物联网成为贯穿我们智能生态全产品、全平台、全场景的服务能力。

  疫情的影响是暂时的、可控的,我们坚信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中国市场经历洗礼将更具活力,中国企业经历考验将更具竞争力。

  (作者为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发挥“六稳”“六保”生力军作用

  宗庆后

  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是一场硬仗,必须将“底线思维”贯穿始终,努力实现危中寻机、稳中求进。相信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必会守得云开见月明,国家和社会发展将更上一层楼。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的“稳定器”,“六稳”“六保”均以就业为首。我国有上亿市场主体,是国民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亦是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因此我们民营企业当仁不让,要积极发挥“六稳”“六保”的生力军作用。

  我们坚持不裁员、不减薪,率先有序复工复产,积极捐款捐物。同时,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潮流,扩大投资,成立电子商务公司,投建智能化生产车间和自动化设备,并新招募了300多名应届毕业生,全力配合政府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作为食品类企业,我们还持续推动产品创新,努力将优质农产品带入市场,为解决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出一份力。

  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如今国内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中国经济彰显出强大的韧性和潜力。我们民营企业应继续坚定信心,砥砺前行,牢守底线,特别是要增强稳就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履行社会责任,继续做强做大主业,创新商业模式,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者为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

  帮助更多中小企业实现智能制造

  梁稳根

  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大型民营企业责无旁贷。“六保”的关键任务之一是保市场主体,特别是要保住占企业总数90%并贡献了大量就业岗位的中小企业。在这方面,大型民营企业要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

  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两方面措施:一是与产业链企业并肩抗疫。疫情防控中,我们第一时间提出优先付款、共担成本、分享复工经验等8项帮扶举措,支持三一集团的100余家供应商渡过难关。二是积极帮助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近年来,三一集团以发展智能制造为新时代的新使命,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经营质量大幅提升。在自身探索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我们通过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根云平台”,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目前,平台已接入了300余家工程机械产业链企业和机床、3D铸造设备、注塑设备、纺织设备、农机等81个细分行业的生产设备,帮助2000余家中小制造企业解决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希望通过智能制造示范,以及帮助更多中小企业实现智能制造,为“六稳”“六保”作出贡献,进而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制造强国作出贡献。

  (作者为三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发挥平台优势 助力经济复苏

  程 维

  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国家陆续出台配套措施,帮助企业战胜困难,平台型互联网科技企业也应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经济社会更快复苏。

  扩大国内需求是当前我国落实好“六稳”“六保”的重要举措。滴滴一端链接消费者,一端链接消费场景,可以通过刺激出行带动更多消费。今年以来,我们参与了20多个省区市和部门的消费券发放活动,通过发放出行消费券,有力刺激了出行、购物、餐饮等消费需求。在出行刺激下,乘坐网约车的人越来越多,加速了各地经济的复苏。

  稳就业更是排在“六稳”工作之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互联网平台经济成为生产力新的组织方式,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日益发挥出重要的就业蓄水池和稳定器作用。我们产业链上下游拉动600余万相关就业岗位,为超过千万的网约车司机、代驾师傅、共享单车运维工作者提供灵活就业机会。在疫情冲击下,我们一方面联合行业伙伴,为司机延租、为企业续贷,携手共渡难关;同时,通过推出跑腿、货运、社区电商等新业务,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作为一家年轻的互联网科技企业,我们将全力以赴,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积极发挥平台扩大灵活就业的作用,努力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作者为北京市政协委员、滴滴出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本报记者李昌禹、易舒冉采访整理)

【编辑:黄钰涵】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