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从“革命”到“振兴” 云南政协委员“把脉”高原湖泊治理

从“革命”到“振兴” 云南政协委员“把脉”高原湖泊治理

2022年01月21日 15:11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从“革命”到“振兴”云南政协委员“把脉”高原湖泊治理
    图为段昌群(右二)接受媒体采访 陈静 摄

  中新网昆明1月21日电 (陈静 熊佳欣)“云南大多高原湖泊治理已经从过去减量控污为主的湖泊革命转入到保护发展协同为主的湖泊振兴阶段。”21日,云南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资源环境专门委员会副主任段昌群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道,未来的湖泊治理更强调通过区域优化发展减少污染,通过科学精准的研究制定低碳降污和生态修复的举措。

  云南湖泊众多,是中国五大湖区之一,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滇池、洱海、抚仙湖、程海、泸沽湖、杞麓湖、异龙湖、星云湖、阳宗海,犹如镶嵌在云贵高原上的一颗颗璀璨明珠。

  2021年,云南大力保护治理,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其中,云南开展九大高原湖泊“两线”划定,彻底转变环湖造城、贴线开发格局,九湖水质总体平稳向好,抚仙湖流域治理被自然资源部列入10个中国特色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经过多年的强力治污,九大高原湖泊的城市及工业点源对湖泊污染的贡献和影响显著降低。”段昌群称,而以面源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生产生活污染现已上升为全省多数高原湖泊的主要污染来源,入湖污染占比大多超过50%,有的甚至达到90%。

  “面源污染主要发生在农村,主导产业是农业。利益主体是农民,涉及千家万户,必须依靠坚实有效的社会动员、良好的资源保障以及全系统的科技支撑,面源防控才能取得成效。”段昌群坦言,因此,未来高原湖泊治理的污染防控重点,应该从过去的城市和工业转移到农业、农村、农民上来。通过区域优化发展减少对湖泊的污染,通过科学精准的研究,制定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的举措。

  这一观点与云南省生态环保部门的工作计划不谋而合。20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兰骏在云南省两会政协委员协商建言“直通车”上回应云南污染防治工作思路时指出,下一步,云南计划把生态环境治理从城市向乡镇以及广大农村延伸,扩大环境基础设施网络覆盖面、服务能力、处理水平;完善污染防治领导机制、推进机制、考核机制,综合运用法治、经济、行政等政策工具,充分发挥科研成果、信息化技术、节能环保产业对污染防治的支撑促进作用。

  段昌群建议,在高原湖泊治理上,要树立“突破面源污染是湖泊治理的关键”的意识,建立“治湖必先涉农”的工作定位。把面源污染治理作为湖泊治理保护的重点内容纳入全省各级政府、尤其是湖泊所在地政府及水利、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科技等职能部门的工作中,并落实到所在区域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方案中。

  此外,应用大数据手段,把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肥药使用、种养加布局、城镇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等影响面源污染的要素融入到大数据平台中。把面源防控与入湖河道及湖泊水质监测预警体系融合起来,推进面源“精、准、快、严”的统筹管理。

  更重要的是,把面源污染治理贯穿到农业绿色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民脱贫致富的全过程、各环节,通过农村高水平发展破解面源防控难题。一方面,要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培育绿色产业。另一方面,把农民作为面源防控的主体,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生活方式,使之在环境整治中有获得感。(完)

【编辑:刘欢】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