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工人日报:“吏治风暴”背后的制度性隐忧

2008年08月06日 12:03 来源:工人日报 发表评论

  安徽砀山县干部作风、部门行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给近7成的县直机关单位打出了“不及格”,还公开通报多名实权部门负责人,建议开除多人。多个部门一把手因此被免职。(见8月4日《新安晚报》)

  报道中这一神奇的机构叫“两风办”。其在吏治风暴中的作为,确实让人称奇。新闻中说,在砀山百姓看来,“其他部门解决不了的事,找‘两风办’!”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在这一“成功范式”背后,藏匿着的制度性隐忧。其实,不少因素制约着“砀山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比如,“两风办”只是一个临时机构,这注定了其稳定性和延续性难以保证。

  而最致命的一点还在于,“两风办”的背后,闪烁着长官意志的影子———“两风办”是由砀山县委书记提议组建的,书记亲任组长。那么,这一“优化了的政治生态环境”的举措,在该书记调任之后,会不会废止?

  再者,即使在现有的生态下,“两风办”的强势也让人忧心。“两风办”在没有广泛的民意参与,本身又缺乏监督的情况下,是如何保证打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呢?“7成的县直机关单位‘不及格’”这一判令精准性如何?这些都是不容回避的问题。

  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智慧即使通天,也不可能掌握分散在社会中的所有相关信息。“人治”注定很难嵌入我们理想中的法治框架。

  由此观之,“两风办”的强势不但不能让人为其铁腕手段击节,反倒让人对其无制约的权力望而生畏。我们担心,公权没有监督,膨胀的权力就会无节制地自我授权,最终导致公权力无限扩张。

  本质上说,“砀山模式”只是权力间的PK,而没有民意的参与监督和权利对权力的制约。懵懂的民意如果只能冷眼旁观,那么,自上而下的整治,作用也就有限了。

  赋权于民,不能被耀眼的光环所遮蔽。比如,以人大的外部刚性监督,替换“一把手”授意的内部自我监督,既实现了程序正义,也能保证吏治整饬持久有效,防止整肃异己等违法行为的出笼。这样才能算是集纳了民意的制度性安排。(李晓亮)

编辑:吴歆】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