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空军试验基地试训任务每年都爆炸般增长

2008年12月03日 13:39 来源:解放军报



指挥控制大厅

  引子

  一个防御工事的过去与今天

  千里戈壁,一片黄沙。极目远眺,漫漫无涯。

  距离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不远,有一个小山包,与周围的一马平川极不协调。

  这,就是修建于上个世纪“早打、大打”年代的一处国防工程的遗址。当年,为了应付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我国斥巨资在这片戈壁滩上建设防御工事。这个土包,就是人工堆筑的一个火力“制高点”。

  土包底部,有一个厚厚的拱形钢筋混凝土大门,一条宽可行车的地道通向戈壁深处,以备战时输送人员物资。

  如今,地道已经封存。大门,也已被黄沙埋了半截。门边,几株骆驼刺在寒风中孤独地摇曳……

  然而,就是这个土包,如今被派上了新用场——

  它,是基地新型战机试飞和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的观礼台!

  据说,歼-10战机试飞那天,试飞员李中华驾驶战机超低空掠过戈壁,就从人们的眼皮底下呼啸而过……

  顿时,记者被深深震撼了。一个防御工事的过去与今天,仿佛正是我们这支军队的发展缩影。当人们站在这里,目送凝聚当代中国最新科技成果的战鹰腾飞九霄,一个历史的铁律已经呼之欲出——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当一支军队捍卫国家安全的信心不再蛰伏于地下,它的视线就会超越地平线,它的光荣和梦想就永远不会被流沙湮没!

  从技术的视角审视战争的规律——

  古战场·航空城·制高点

  这片戈壁大漠,曾是古人驰骋厮杀的疆场。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里留下了祖先在冷兵器时代的辉煌纪录,也见证了一个古老王朝的西风残照。

  如今,还是在这里,一个崭新的航空科学城和空战演兵场昂然崛起。

  天翻地覆慨而慷。拂去大漠黄沙,一个让这片荒漠不再沉寂的动力赫然在目——技术!

  战争的引擎是技术。人类几千年的战争史一再说明,最先拥有最新技术的一方,总是先天占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圣经》上说,古以色列人大卫和腓力斯人格利亚决斗,大卫借助弹弓的威力,战胜了力大无穷的对手。

  如今,人类拥有了更为强劲的“弹弓”。翱翔九天的现代化战机、导弹、卫星……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武器拓展着一个国家安全的疆界,也决定着一支军队迎接挑战、应对威胁的能力。

  于是,50年前,一支神秘的部队挺进这片大漠戈壁,建设我国第一个航空防空试验场。这支部队的“第一兵”,就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的十七勇士之一:孙继先。

  从枪林弹雨中拼杀出来的战士,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老一辈中国军人深知:技不如人敢亮剑,这是被逼无奈。一支没有翅膀的军队的胜利,需要付出悲壮的牺牲、高昂的代价!

  以劣胜优可以是奇迹,但绝不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必然规律。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使用武器的官兵必须要立足现有装备,谋求“以劣胜优”。但是,研制武器的人一定要盯着“以优胜优”。为此,基地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胸怀使命,前赴后继在这片沙漠戈壁扎根奋斗,为中国军人构筑战斗力“制高点”充当开路先锋——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从这里运往爆区,中国第一枚空空导弹在这里试射,中国第一架无人机从这里升空,中国第一个电子战训练场在这里落成……

  历史公正地记载着:中国军队从火器时代跨入导弹时代、核时代、信息时代。这里,一次次奏响科技强军的号角!

  从军人的视角审视使命的担当——

  大情怀·大志向·大国魂

  漫步在这块戈壁滩,有时会捡到贝壳的化石、火山熔岩变成的红玛瑙。

  远古时代,这里是一片海洋。后来,地壳隆起,火山爆发,大海退却,暴露出一望无际的大漠戈壁……

  面对大自然的沧海桑田,一位旅行家曾这样慨叹人类的渺小:沙漠,是最消磨人的斗志和勇气的地方,让人放弃的往往不是干渴,而是绝望。

  然而,这个基地从来不缺乏默默的行者。一个“马灯长明戈壁滩”的故事,至今仍在流传——

  当年,基地原某区副司令员杨仲伏,在无水、无电的测量点一呆就是10年。靠着一盏马灯,他整理出一本精密雷达快速排障笔记,主持编撰了150万字的《靶场测量手册》。离开测量点时,他把这盏马灯连同全部资料留给了新分来的技术员宋伟。后来,这盏小马灯又传了4代人……

  如今,这盏马灯已经走进基地军史馆,与琳琅满目的科技成果和现代化航空兵器陈列在一起。

  一盏孤灯,变成满天繁星。翻阅基地科技创新史册,记者深深感到,力透纸背的不仅是他们的成果,更是大漠科技尖兵的大情怀、大志向。

  新型武器试验,危险随时可能发生。基地某区司令员刘红利告诉我们,就在前不久,一发导弹偏离航向自毁,一万多个碎片在人们头顶炸开,阵地水泥板上都落满了钢珠。一块两米长的弹片,就落在离摄像士官田丰蛟不到10米的地方……

  “能坚守,就不会退缩。因为,我们干的是国家的大事业。空军,是大国的佩剑!”司令员这样说。

  于是,在这个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方阵中,一股扬眉剑出鞘的英雄气时时沛然而来。身患癌症的高级工程师杨选春毅然攻克“导弹癌症”,让某型导弹起死回生。基地某试验室主任张苇抓紧研制某型无人靶机,4年突破10项关键技术。基地某区女副总工程师李鸿,科研攻关巾帼不让须眉,探索出“一靶两弹”的试验方法,成倍提高了靶场的利用率……

  大事业孕育大情怀。记者发现,这里的许多军人,喜欢在办公室里悬挂书法作品。赵煦院士的办公室里,是文天祥的《正气歌》;一区总工程师刘衍军的办公室里,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歌传情,诗言志。连基地食堂都有诗,那是基地某区老司令员王良旺原创的诗句:“大江东去我向西,辞家万里赴戎机,戈壁风沙数十载,不拭宝刀试飞器。”

  从超越的视角审视试验的意义——

  明需求·敢失败·求创造

  记者采访科技工作者,往往喜欢这样提问:“取得这个成果,你们用了多少年,国外用了多少年?”

  逻辑似乎顺理成章,如果国外用时多,我们用时少,自然我们水平高。

  但是,这里的军人,不习惯这样来算账。一位科技人员直言不讳:“这种设问是不科学的,你们应该查一查,人家试验了多少次!”

  在他们看来,科学的本质,就是试验。记者在基地采访,惊讶于他们的试验次数之多、频度之大——

  机场,战机引擎昼夜不停地轰鸣,各类飞机频繁起降,往来穿梭,搭载各型武器飞行测试。最近,部队已经连续4个星期没有休息。

  连续几年,空军航空兵、防空兵、雷达兵、空降兵部队轮番进驻基地,安营扎寨,各种战法研练、推演络绎不绝。

  高频度的试验,就不可能总是次次成功、万无一失。但是,接待每一支进驻基地打靶的部队,基地领导的欢迎词中都有同一句话:“不要怕打不上,打出问题是我们共同的财富,打不出来是你们打仗的隐患。发现问题,就是你们对基地、对空军战斗力建设的巨大贡献!”

  视线超越成败,视野也就愈发广阔。在基地领导看来,问题连着需求。如果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么需求则是发明之母。

  基地研制的“长空一号”靶机,居然装了一台歼击机的发动机!小身子、大肚子,像个怪物,早期试验频频失利。要不要放弃?赵煦院士这样鼓励他的团队:“当年,和成熟的飞艇相比,刚刚飞上天空的飞机,就像恐龙身边自卑的小鸭嘴兽,谁能想到它的今天?!”

  其实,院士心里有准谱:“部队需要的是一架能满足大空域、大速度、大机动性靶试条件的无人机。有了强劲的心脏,这种靶机前途不可限量!”果然,当“长空一号”一飞冲天,人们终于发现了它的巨大潜力。直到今天,这种靶机非但宝刀不老,还衍生出许多各具特色的“子子孙孙”……

  敢闯,敢试,不怕失败。在院士看来,失败也是一种成功——它告诉在漆黑隧道中摸索的你“此路不通”,透亮的出口就离你不远了。

  相反,自诩的常胜将军,往往在战场上吃败仗。院士话锋一转:“在所有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国中,法国犯的错误最少。因为它是第一个被灭亡的大国,战争不给它继续犯错误的机会和资格!”

  从未来的视角审视训练的真谛——

  零公里·瞭望台·孵化器

  基地北方的边境线上,驻扎着一支边防部队。基地的军人们如是观察:“你看,今天的边防军偶尔也骑马巡逻,但在现代战场上绝看不到马群狂奔、马刀闪闪的进攻场面了!”

  在基地采访的每一天,记者都好像面对一场场“思想风暴”。这里的军人身在偏远,心想前沿,见识不凡。

  在他们看来,空军,是在战壕中孕育的。不是吗?第一次世界大战,当对垒双方精疲力竭的士兵蛰伏在泥泞的战壕里,不约而同仰天长叹时,他们突然看到一双巨大的钢铁翅膀疾掠而过!

  当战争被战壕和堡垒冻结的时候,人类终于从天上找到了突破口。然而,问题在于,在战争打响之前,双方将军们的作战图上,还没有一架飞机的影子。

  这说明什么?这里的军人们这样解读历史——

  世上只有一件事是不变的,那就是变化本身。我们常常说要“求变”,但千万不能只说说而已,更不要等到战争迫使我们改变。如果我们立足打,就应该从脖子以上准备好,而不是脖子以下!

  他们深信:新军事变革之路的“零公里”并不在士兵的脚下。这个路标,应当矗立在瞭望者的视野中。

  立足大漠戈壁,他们始终在瞭望。基地一成立,他们就推动试验向训练延伸,让两支“翅膀”比翼齐飞,从源头谋求装备与军人、技术与战术的有机融合。

  于是,在这里,记者发现一个充满新意的“战斗力螺旋”——

  新武器试验首先运用于训练,训练场上反映出的问题又反馈到试验场改进武器,然后推动训练进一步向极限靠近,取得数据后再对武器进行试验修正。有时,试验中没有发现的问题在训练中发现了……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中国空军飞机身上出现了很多“铝合金补丁”,那就是在基地几番“凤还巢”铭刻的印迹!

  “飞机肚子里增加的元器件,不是简单的硅片,里面储存着战术思想。装在飞机上的是物质,记在飞行员脑子里的是知识,融入作战潜意识里的是能力。”基地司令员陈贵春、政委余爱水这样说。

  基地存在的意义,是演练“明天的战争”。当“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成为定论的时候,这里的军人已经在探索“兵怎么练,仗就怎么打”。他们说:“所谓训练,训的绝不是套路,而是力求让未来战争按照我们的设计形式打。训练场应该是一个孵化器,不仅仅孵化新战法,更重要的是孵化一个我们熟悉、对手陌生的优势环境!”

 [1] [2] [下一页]

编辑:吴歆】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