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通江县养老试点陷尴尬:钱仍然是个大问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四川通江县养老试点陷尴尬:钱仍然是个大问题
2009年02月27日 10:01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 关注焦点

  在全国尚未建立统一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之时,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四川通江县做了探索,2006年开始在全县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并规定参保农民均可用保险缴费手册作为质押进行贷款。

  目前,全县48万16岁—59岁的农民中,已有4.3万人参保。

  不过,试点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尴尬。养老金领取标准低,直接影响农民参保的积极性。而缺少中央财政的支持和农保基金的增值渠道,钱仍然是个大问题。

  □本报记者 钱昊平 四川报道

  建了三间新房,结果是“两头赚”,说起这些,李书先笑意中透出满足。

  李书先,52岁,四川通江县农民。

  去年8月,临近房子建成时,资金告急,借了5000元还差3000元,他只好去信用社贷款。

  贷款需要担保,当时,李书先的“资产”只是自己2004年缴纳的农民养老保险账户里的5000元。

  正是这5000元,解决了他的难题。

  根据通江县的规定,凡是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去信用社贷款时,都可以用保险缴费手册作为质押,贷款额度不超过保险账户的80%。

  按此标准,李书先可以贷4000元,最终他贷了3000元。

  “如果不缴养老保险,钱平时也会花掉,放在那里还能给以后一个保障,同时又能拿到信用社的贷款。”2月16日,李书先算起这笔账,认为是“两头赚”。

  当然,李书先不是唯一的受益者。

  在四川通江县,48万16岁—59岁的农民中,已有4.3万人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土地难以养老

  通江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300元,达不到全国水平的一半

  通江,一个地处川北的山区农业大县。

  虽然还不到60岁,家住新场乡的李书先已开始考虑,养老“不能完全指望儿子”。

  他的大儿子在苏州一家电子厂做工,二儿子春节后去了延安,还在找工作。

  可是,他又对土地没信心。

  全家六口人,只有2亩多地,种出的粮食不够吃,去年他又租了别人4亩地,一年的租金是500斤稻子。

  在新场乡党委书记王智刚看来,“从数量和收益两个因素来看,土地保障不了本地农民的养老。”

  但通江全县75万人口中,有农业人口65万,60岁以上者10万,占农业总人口的15%,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通江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300元,达不到全国水平(4700元)的一半。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通江每年的财政收入仅4000多万。

  通江县农村社会保险局局长李斌的感受是,“在未富先老的现实下,通江老有所养的压力巨大”。

  农保中断后重启

  通江县1996年启动农村养老保险试点,两年后停滞,2002年重启

  实际上,早在1996年,根据民政部的试行方案,通江县就启动了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但效果不好。”李斌说。

  当时的状况是,农民的税费负担还很重,加上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没有多少人外出打工,农民没有余力去缴养老保险金。

  到了1998年,全县有4700人参保,参保基金74万元。

  不过,由于当年国务院整顿保险业,通江县的农村保险工作就停滞了。国务院机构调整后,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也由民政部移交到劳动部。

  直到2002年,通江县理顺关系,农保工作重启。

  在李斌看来,重启的农保工作基本还是沿袭了民政部出台的方案,只做了一些局部修正。

  1996年试点后,都是一次性缴纳保费。2002年重启后,考虑农民有时周转困难,允许农民多次缴费。

  就是在那时,诺江镇城南村农民张克杨在县电视台里,看到了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宣传片。

  他庆幸自己看到了那段片子,“要不,我现在哪能每月都领262块钱,这就跟当干部的领退休金一样”。

  张家临近县城,2003年,家里仅有的2亩土地被征用作房产开发,补了一套住房,另外还有16000元征地补偿。

  没了土地,又年近60,张克杨开始为以后的生活发愁。

  “看来,只有买保险,算是自己给自己买保障了。” 张克杨说,他想起了电视上宣传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咨询过后又凑了4000元,一次缴纳了2万元的保费。

  2007年6月,60周岁时开始,张克杨每月都能领取262元的养老金,再加上儿子每月给他们老两口200元,“日子虽然过得紧巴,但也知足”。

【编辑:朱鹏英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