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像发展航天事业那样开发海洋资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政协委员:像发展航天事业那样开发海洋资源
2009年03月07日 16: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3月7日电 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今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由委员代表作大会发言。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陈明义在发言中呼吁,要像抓航天事业那样,大力推进海洋的探测与开发。

  陈明义说,开发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已成为21世纪人类获得新资源、扩大生存空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前沿领域。抓紧开展对公海的探测、考察和立标,加快对“蓝色国土”的资源开发和保护,对中国意义尤为深远。中国的航天事业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要像抓航天事业那样,大力推进海洋的探测与开发,做大做强海洋产业,努力建设海洋强国。

  对此,陈明义提出以下建议:

  一、抓紧开展公海探测。公海面积约占全球海洋面积的70%。当前,许多国家正在积极地发展海洋高科技,力图率先进入公海、国际海底区域和极地。中国已经开展了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工作,并且在太平洋圈定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开发区,开展了对南北极的科考工作,但对浩瀚公海环境的探测开展得较少。中国要有紧迫感,加快建造各种海洋探测船,制造深海探测器,到各大洋(含无人岛)的重要海域开展探测、取样。

  二、集中力量发展海洋高科技。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离不开海洋高科技。中央高度重视开发海洋高科技。“九五”期间,“863”计划增设了海洋技术领域,并有了长足进步。但是,这一领域仍是与发达国家差距最大的领域之一。建议国家继续加大投入,加强对海洋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的研究,以深海环境观测、资源探查的关键技术与装备作为突破口,努力提高中国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争取到2020年中国海洋高科技有一个显著的进步。

  三、大力培养海洋人才。海洋探测与开发是人才密集型事业,必须大力培养各种海洋人才。要通过人才预测和分析,制定海洋人才培养计划,并重视引进国外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统筹规划各部门的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强对全民的海洋知识普及教育,增强海洋意识,了解海洋产业和海洋经济。要办好现有的各级、各类涉海院校,不断提升传统专业,开办新兴的海洋专业。中国一些重要的理工科大学和沿海省份的相关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可增加海洋产业方面的内容,培养能适应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型专业人才。

  三、大力培养海洋人才。海洋探测与开发是人才密集型事业,必须大力培养各种海洋人才。要通过人才预测和分析,制定海洋人才培养计划,并重视引进国外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统筹规划各部门的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强对全民的海洋知识普及教育,增强海洋意识,了解海洋产业和海洋经济。要办好现有的各级、各类涉海院校,不断提升传统专业,开办新兴的海洋专业。中国一些重要的理工科大学和沿海省份的相关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可增加海洋产业方面的内容,培养能适应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型专业人才。

  四、加快“蓝色国土”的资源开发。中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要充分利用好这片宝贵的海疆,加快开发、利用和保护步伐。首先要在渤海、东海与南海,进一步开展资源的调查工作。可以考虑在有条件时,两岸联手开展对台湾海峡资源的调查和合作开发。其次要加快建造各类海洋工作船和各种海洋平台,大力加强海洋工程建设。有计划地开发“蓝色国土”上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有条件地建立海底油库,在岛屿上建设机场,大力发展海上旅游业。同时要高度重视保护海洋生态。

  五、做大做强海洋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海洋产业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中国海洋经济发展面临很好的机遇。目前世界上大约已经形成20个海洋产业,中国比较主要的有12个。要不断提升发展传统海洋产业,大力发展比较新型的海洋产业,创造条件积极发展面向未来的海洋产业。

  六、加快海军的现代化建设。中国海军要从近海走向大洋,承担起国土防御、保卫国民经济发展与海外利益三方面的任务。建议国家继续增加用于海军现代化建设的财政投入,不断提高建造船舰的能力与水平,增强舰队的综合能力,继续提高海军官兵的素质和提升训练水平,加强与友好国家的军舰互访活动,参加在大洋上的联合海军演习等。

  七、积极参与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研究与制定。现行的国际海洋法规大多是由海洋开发历史较长的发达国家为主导形成的,他们的利益诉求体现得比较充分,发展中国家的权益体现不足。今后应更多地参与法规的修改(包括补充和新制定一些国际海洋法规),使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得到充分体现。为此,要努力培养国际海洋法律方面的人才,积极参加联合国涉海部门的各种活动。(据中国政府网文字直播整理)

【编辑:唐伟杰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