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代表委员:小小消费券能否拉动大内需?——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专访代表委员:小小消费券能否拉动大内需?
2009年03月10日 03:1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两会直播间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主持人:本报记者李有军  叶晓楠

  嘉 宾:叶 青(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

  刘永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

  高天乐(政协委员、天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购物券、旅游券、餐饮券、家电券、汽车券、购房券、培训券……从去年广东省东莞市给市民发放红包起,成都、杭州等地为促进消费也开始纷纷发放各种形式的消费券。一时间,消费券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到底该不该发消费券,消费券能否拉动内需市场?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3位代表委员。

  特殊时期的特殊措施

  问:社会各界对于消费券的看法并不一致,不仅在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界中有赞成和反对的呼声,就是普通民众对此也是反应各不相同。你怎样看待消费券发放问题?

  刘永好:以前,我们认为就是危机来了,所有人还是要吃肉蛋奶的,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不大。但是我们想错了,实际上金融危机还是有很大影响的。随着危机的不断蔓延,一些影响开始显现。一部分人由于没有经常性收入或收入开始减少,吃肉少了,对肉蛋奶消费能力也弱了。因此,当前最紧要的任务还是拉动消费。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城市都发放消费券,有的甚至发放住房券,目的都是为了拉动消费、扩大内需。

  高天乐:保增长,离不开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在投资、出口有限的情况下,大家都寄希望于消费的拉动作用。在这方面,发放消费劵是有作用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内需。虽然各地发消费劵的形式不一样,但大都能产生一定效果。

  叶青: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消费券都是特殊时期的一种特殊措施,是在特殊时期针对特殊人群的补贴,实质是一种代金券。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发放消费券是拉动内需短期比较有效的一个办法。比如发放旅游券,就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直接带动住宿、餐饮、交通等几个相关产业。同样,购物券、教育券等形式的消费券也有一定的拉动消费作用。

  惠及群体需要斟酌

  问:目前,各地发放消费券的对象各有不同,既有针对本地居民的购物券、家电券,也有针对外地人的旅游券。你认为消费券如何发放更为合适?

  高天乐:对于消费券的发放,我比较赞同购物券、代金券等发放形式,由政府出一部分资金,再由民间出一部分资金,从而共同拉动消费。此外,消费券还要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进行发放。对困难群体应当多发,可以按照收入标准来核定,对于生活特别困难的群体多发一些,而生活经济状况较好的则应少发或不发。

  刘永好:除了直接发放消费券外,建议发放“惠农券”刺激农村消费。“惠农券”是由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发放、额度有所区别的信贷凭证或贷款资格。这种券可以支持农民发展规模化、现代农业生产,同时也能刺激农村消费。目前,农业银行已经开始在四川、河北等地进行了试点,这些试点地区的农民对此非常欢迎。

  叶青:消费券的发放要考虑社会公平和效率。消费券应该是带着温暖发放的,要确实发给最需要的人群。对于惠及哪些群体需要斟酌,要提高针对性,从而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在发放范围上,可以考虑扩大到更多的人群,比如给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发放一定数额的教育券,用于抵销其在一定时间的教育费用;还可以给处于紧张备考阶段的低收入家庭的高考生发放一些消费券以增加营养。

  刺激消费并非“一券”就灵

  问:消费券能否成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利器”?

  叶青:发放消费券毕竟不是长远的政策。一旦经济形势有所好转,这一政策就应停止实施。与发放消费券相比,投资对于拉动内需的效果和影响会更好。最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行业振兴计划等措施。这些促进投资较快增长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措施,将更为有效地发挥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就在目前的情况下,也还要进一步研究消费券如何与“家电下乡”等其他措施结合,发挥综合作用。

  高天乐:扩大内需要学会打“组合拳”,应该探索更多、更长效的方式方法。解决内需问题,不是“一券”就灵,单发消费券是远远不够的。“输血”而不能“造血”,就算发再多的券,也总有用完的时候。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要想从根本上长期拉动消费,更深层次的还是要创造促进就业的良好环境,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只有不断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逐步解决老百姓消费的后顾之忧,这样的发展才是永续的。

【编辑:张庆华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