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地震博物馆建设的每一分钱都需透明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新京报:地震博物馆建设的每一分钱都需透明
2009年03月29日 03:49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 社论

  创巨痛深的5·12汶川大地震快到周年祭了,酝酿多时的北川国家地震博物馆整体设计方案也已出炉,最快将于下半年开工建设,初步预算总投资为23亿元左右。设计方案一出台,其巨额投资即引起公众强烈关注。

  尤记其时,天地无光而人间有情,中华民族合力对抗灾劫的勇气与毅力,加之我民族守望相助的表现,令世界感动。在此土地上建国家地震博物馆,能昭示我民族精神,缅怀我遇难同胞,历史与文化价值不言自明。

  公众对是否该建此馆并无分歧,主要的关注点是在“23亿”这个数字,认为耗费过大。在尚有灾民没有安置好之时,花费如此巨资建设地震博物馆,是否多少有些重形象、轻生者的意味在其中?这是公众的担忧。

  就此,北川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林继忠说:“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是国家工程,设计、建设并不是北川县说了算,最终的投资必须经过国家相关部门批准,所以说23亿元并不是最终的投资额度”、“整体设计方案并不是花23亿元建一座博物馆,事实上,整个方案的规划区方圆有8平方公里左右,由博物馆区、县城遗址保护区和次生灾害展示与自然恢复区三大块组成,其中包括了对北川县城遗址周边的山体稳固、泥石流灾害和唐家山堰塞湖的综合治理等。”

  信息传播往往简单化。如果按照这个说法,公众对“23亿”这个数字的质疑确实早了,而且对这些钱的应用,公众所了解的也并不全面。但这不是说,公众对此项建设的担心没道理。

  首先,到现在为止,查阅基本的资料发现,很难找到上述“三大块”内容各自占据的资金比重,也很难找到在博物馆所辖地域中,对灾区综合治理所占费用的比重。对这种只说其大概,不说其详细计划的规划案,公众自然有权质疑;并且需要相关部门提供足够令公众释疑的数据,以证明这笔钱该花。

  其次,与北川国家地震博物馆比起来,当地灾民的生活是否已经安排好了,则是公众关注的另一个焦点。地震之后,政府与大量民间团体从资金、项目、技术、人员等方面支援灾区,从现有的资料看,确实有很多灾区百姓已经开始回归正常生活。但如此大的一次自然灾害,要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妥善安置了所有灾民,恐怕也非事实。

  眼下,有些灾民的房子还没盖起来,有些孩子还要跑到很远的地方上学,他们的家庭遭受了财产的巨大损失,还要继续承受更高的生活成本。即使这些地方是极少数,即使只有几户灾民还没安置好,即使只有一个孩子跑远路上学,在灾后重建的资金使用上,都不能够有一丝一毫的奢侈,更不用说是浪费。

  发展与救助是两难选择,尤其是在今年的经济形势下,这个问题更加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北川国家地震博物馆固然应该建、应该及时建、应该建得好,但生者才最值得关怀,他们能够更坚强、更无忧地活下去,这是对逝者更好的悼念与慰藉,也是对后人的教育与启发。所以,这个博物馆如果要建,就要在资金及规模上慎之又慎,不能因为可能出现的浪费,伤了人们的心。

【编辑:张哉麟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