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集体扮嫩的背后其实就是集体弱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长沙晚报:集体扮嫩的背后其实就是集体弱智
2009年03月29日 16:07 来源:长沙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眼下,倚老卖老的事儿越来越少,倚小卖小的事儿也不普遍,老大不小而起劲卖小的事儿却越来越多,成为一种集体行为。细说起来,集体扮嫩的背后其实就是集体弱智。

  报刊媒体、网络上经常痛批演艺界女星的装傻充愣,卖呆扮嫩,我看大可不必。一来演艺圈吃张口饭的形象本是极为重要的“财政来源”,给予重点包装无可厚责。二来社会扮嫩主体并不是演艺界,而是社会各界更为广泛的人群。

  放嗲撒娇也好,裸妆蹦跳也罢,都只和自己有关,成年人刻意的行为少儿化,最多让你掉几个鸡皮疙瘩,不用买皮炎平便可自愈。而更为普遍的现象是通过说别人的“很老”来体现自己的“很年轻”。在他们的口中,28岁上下就会被讥讽为“一大把年纪了”,“35岁便应该退休”的弱智口号便出于此辈。平时,凡是比自己大一点的一律称为老前辈,动辄:“您别和我们细伢子一般见识……”其实,那些被他们称为老同志的人也大不了几岁。笔者就曾被一位年届不惑,已严重谢顶的男子称为“长辈”,虽说心里很受用,也愿意承认他是“祖国的花朵”,但俺无论如何早婚都生不出40岁的晚辈。

  老,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完全和道德无关。但不知什么什么时候起,“老”已经成为一个贬义词了,“老男人”,“老女人”绝对不是厚道的称谓。有意思的是,这些强烈鄙视“老”的人自然认为自己是史无前例最新潮的一代,殊不知他们恰恰退回到远古蛮荒的野蛮时代,年龄歧视绝对属于2000年以前的事儿。史载,2000多年前,华夏南部的未开化部落就有把老人背到山里任其死亡的民俗。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年龄歧视行为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一位在德国定居的同学告诉我,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干到70岁以上,没人问你的年龄,因为那是违法的。而目前国内的唯年轻化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甚至成为倍感荣耀的政绩,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人们是不得不扮嫩。

  “年龄是个宝,能力作参考”。干部45岁以上不能提处级,社会上招工普遍要求35岁以下。长此以往,这种做法将成为国家巨大的隐患:其一,不合法。在我国的现行法律中,在法定年龄中一视同仁,没有任何一个条款规定唯年轻化;其二,不科学。在工作中,除了重体力劳动,年轻比不年轻并没有必然的身体优势,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重体力劳动本来也越来越少;其三,如果说,论资排辈阻碍了社会的进步,那么,唯年轻化将使社会大踏步地后退。一个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成熟能力是需要时间的,从社会学的统计上可以看出,这个时间段大约在35岁至45岁之间。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是把最优秀的一批人排斥在外,从而造成无法估量的人力资源浪费。其四,如果三四十岁便被社会排斥在大门之外意味着什么?只能是增强社会的浮躁情绪。一个人从大学毕业到35岁以上,不过区区10多年,十几年之后,一个人的进取心就失去了客观意义,而中国人的平均年龄已经达到72岁!(梁木)

【编辑:吴歆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