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晋官难当"、"血煤难治"缘于制度病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燕赵晚报:"晋官难当"、"血煤难治"缘于制度病变
2009年04月01日 09:11 来源:燕赵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因“襄汾溃坝”事故直接导致时任山西省长孟学农去职,其留下的“晋官难当”成为四字真言。“襄汾溃坝”事件后,临汾市市委书记夏振贵停职检查至今,山西省委相关领导相继到阳泉市等地物色下一任临汾市委书记人选,但不少人都推辞到临汾就职。(今日本报B5版)

  在平衡生产利益与确保生产安全这一对矛盾的现实语境下,晋官成为官场的“烫手山芋”自然不足为奇。然而,在晋官走马灯似的上任与落马间,我们更多看到的只是官员作为个体存在的“人治”身影,亦即是,每个上任官员都试图通过自己的政治魄力,制定施政方略,以达到治理“血煤”的目的。然而,这种过度迷信个人魄力的官场生存法则,显然在面对“血煤”这一痼疾时“长袖难舞”。前有2005年,时任临汾市长王国正升任市委书记后,李天太继任市长一职,其虽获好评,但最终还是因“12·5”洪洞矿难去职。同样,山西前省长孟学农曾试图在服务业和循环经济上下工夫,以开启山西经济发展的新局面,但宏愿尚未实施,孟学农就引咎辞职。现任省长王君则试图利用其煤炭专业优势扭转“血煤”现状,却不想遭遇“屯兰矿难”。作为一个个体,官员在复杂的矿难治理前显得势单力薄,一旦引咎去职,其前期推行的较为行之有效的治理方略则面临断层,继任者往往只有重新调研、另起炉灶。

  在这种“人治”的官场情态下,不管是煤矿治理成本还是官员任职风险都显然太高。然而,纵观世界矿产大国,发现矿难治理更多依靠的是制度,而非“人治”,特别在当前国家大量整治关闭小煤窑、煤矿安全隐患重心逐渐转移到国有煤矿的情境下,其更具有可行的借鉴意义。在机械化水平高达百分百、矿难事故率却极低的南非,推行了强大的矿工工会及巡视员制度,根据立法要求,矿业成立的工会要参与到矿业管理中,巡视员可以依法提取企业工会每一次会议记录,检查会议记录上矿工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监察企业有没有着手解决问题,或者问题解决得怎样等等。

  依靠这样的制度,当中国还在为煤炭安全绞尽脑汁的时候,南非已经为煤矿的“零死亡率”目标而努力了。在当下过于依赖“人治”的体制下,我们看到更多的则是已然病变的制度治理,而南非的成功案例则更似一面镜子,它昭示着矿难治理中制度治理的重要性,也只有通过国家层面,结合地方实际出台的具有普适性的治理制度,才能真正对“血煤”对症下药,“辞当晋官”的官场乱象才能更少上演。(李妍)

【编辑:吴歆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