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厕尴尬成银川形象败笔 市民盼"内厕"对外开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如厕尴尬成银川形象败笔 市民盼"内厕"对外开放
2009年04月30日 10:46 来源:法制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吃了“财政饭”厕所应姓“公”

  银川一些机关凭啥不敞开“方便”门

  临街单位高楼挺拔、商厦店铺鳞次栉比……但是路人想找个公厕“方便”时,往往要穿过多个街区、走很长的马路。“内急”却不知公厕在何处的尴尬,许多银川人都有所体验。

  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要求:省会城市建成区每平方公里公厕要达到4座至7座。按每平方公里设置公厕5.5座计算,银川需设置公厕595座。然而,目前银川市仅有公厕305座,平均每平方公里约有3座。为缓解银川市民如厕难现状,今年银川环卫部门提出对策———“鼓励沿街单位、商业服务窗口单位、加油站、宾馆饭店的内部厕所免费对外开放”,这无疑是有效解决如厕难题的好办法,但是,这一好办法是否能得到相关单位的支持呢?

  如厕尴尬成银川形象败笔

  4月29日,从宁夏吴忠市到银川市办事的张先生,上客车时因时间紧没来得及上厕所,一直忍到下车。“举步维艰”的他“搜索”一通后,就是不见公厕的踪影。张先生向附近报刊亭的人员一打听,才知道马路对面的巷子里50米处有一个公厕。几经周折,他才解决了如厕难题。

  江西来银出差的胡女士也遇到了同样的尴尬。“我来银川没几天,本来就不熟悉地形,想找个厕所就更难了。不怕你笑话,有几次因为找不到厕所,我不得不往街边一些饭馆、企事业单位里跑,结果被人家挡在门外。”李女士说起这些时仍感到难为情。

  宁夏天桥旅行社有限公司的李女士表示,银川市作为全国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却缺少公厕,这给游客带来诸多不便。五一假日即将到来,来银川的外地游客会激增,怎样为游客提供如厕方便,事关银川形象,是政府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

  期盼“内厕”对外开放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急剧增长,包括银川在内的全国各大城市公厕数量不足、档次低、分布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日益凸现,给群众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制约了城市形象和公共服务水平。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目前银川市部分宾馆、商场及知名快餐厅的厕所,虽然没有公开表示对外开放,但已经是市民应急首选之处,但多数机关单位、小饭馆都将应急的市民拒之门外。

  银川市新华百货商场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商场内的洗手间一直都是对外开放的,虽然保洁工作的压力大了一些,却给他人提供了方便,为社会尽到了一份责任。

  在某机关单位,当门卫得知记者要“借用”一下洗手间,不容分说将记者拦下。记者向其亮明身份并说明来意后,门卫表示,为确保正常的办公秩序,该单位严格限制外来人员随意进入,即便进入办公区域也需履行必要的登记手续,填写《访客出入凭证》,并注明“找谁”、“办何事”等,且来访者必须有正当理由。“至于上厕所算不算正当理由,我也说不清。”门卫表示。

  采访中,更多银川市民期盼机关单位“内厕”能对外开放。市民张女士说:“尽管‘内厕’管理权属于该单位,但由于大多数‘内厕’只供内部人员使用,多数时间处于闲置状态,造成资源浪费,内厕对外开放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政府机关单位应带头开放“内厕”

  政府机关单位的厕所是否应该对市民开放,银川一些市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银川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胡彦伟说:“谁都知道人有‘三急’,沿街党政机关单位的厕所也是社会资源,在保证单位正常工作秩序的同时,应该向市民开放厕所。”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教授陈永忠说:“机关单位本身就属于财政拨款单位,换句话说,这些单位的厕所其实就是国家出钱建的,所以这些单位的厕所自然是公共的,是公厕的一种。”

  哪些单位内部厕所可以开放?哪些还暂时不能开放?对此,宁夏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教授李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除省、市级党委、政府等安全要求较高、有武警战士执勤的机关单位外,其他机关、单位、医院、超市、门店、社区的内部厕所,凡具备开放条件的,都应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开放单位内部公厕可适当收费

  开放单位内部厕所为市民提供方便是件好事,但不少商场、饭店负责人对由此带来的清洁费用表示担忧。“厕所需要人员打扫,这也是一笔开支。为了维护饭店的形象,要保持厕所的卫生清洁、环境舒适,我们打算向前来如厕的社会人员收费。”银川一高档酒店大堂经理如是介绍。

  宁夏回族自治区价格检查所工作人员表示:“政府鼓励沿街机关单位和营业场所的公厕对外开放,这些单位向市民开放厕所是否收费,可由单位自己决定,但收费前应向物价部门提出申报,物价部门批准后,价格应统一按物价规定执行。”

  “临街各类单位公厕应对社会免费开放,并在显眼处挂上指示牌,注明免费如厕,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方便。此举在缓解市民如厕难题的同时,也节约了社会资源。”银川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处长郑济柏说。

  银川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办公室副主任刘怀云表示,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发展趋势看,单位“内厕”对外开放是解决银川公厕数量不足、分布不合理的有效办法。(本报记者 潘从武 本报通讯员 张剑波)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