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五四”:青年与国家命运与共——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纪念“五四”:青年与国家命运与共
2009年05月04日 05:56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今天是“五四”运动90周年纪念日。1919年的5月4日,大批青年学生走出象牙塔,以满腔的爱国热血救亡图存,为振兴中华振臂一呼,从此揭开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正是从那一刻起,“五四”与青年合而为一,被定格为一种精神象征。

  5月2日,胡锦涛总书记同中国农大学生共迎五四青年节,强调“当代青年对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对五四先驱最好的告慰,就是要勇敢地担负起历史重任”。5月3日,温家宝总理来到清华大学,与学生谈五四精神和个人价值体现,强调青年人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

  近百年来,没有一场运动或事件像“五四”一样,从发生的第二年就开始被纪念,也没有一场运动或事件像“五四”一样,得到不同党派、不同政治力量以及官方与民间的共同纪念,历久不衰。之所以如此,除了人们对历史有某种共识,同样在于对当下中国的转型,对国家未来有着共同的想象。为民族复兴计,人们敢于担负历史重任,愿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连。

  作为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是中国历史上一场伟大的启蒙,面对专制主义、蒙昧主义的旧文化,它高扬两种极为重要的现代价值,即“赛先生”(科学)与“德先生”(民主)。仅从这点看,“五四”无疑居功至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而且是中国青年运动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血脉相连、共同奋进的历史起点。

  与此同时,毋庸讳言的是,在那个特殊的、反帝反封建反专制的救亡图存的年代里,这场民主政治运动亦反映出某种激烈特征,包括对中国传统的过度否定。“五四”一代人认为传统的旧思想、旧文化都是维护专制皇权的工具,而专制统治的压迫导致民愚国弱。不过时至今日,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以及中国社会的开放和经济成长,人们越发意识到中国传统并非全无是处。

  显然,传统的中国文化更多是受制于大一统的中国封建政治,一度扮演了“替罪羊”角色。就像当年许多知识分子对汉字的偏见一样,汉字里难见思想不是因为汉学承载不了思想,而是因为封建王权专制不允许国民有独立思想。从这方面说,许多被否定的传统,实际上也是封建王权政治的受害者,它们不但不需要被打倒,反而是需要被记忆的。如钱穆所说,中国历史并非只有些黑暗的东西,凡了解本国历史的人应该对本国历史怀有“温情与敬意”。

  90年后的今天,随着中国社会日益多元,关于“五四”的历史解读存在着某些分歧,不但无可厚非,反而从另一侧面表明了今日中国社会之健康成长。即便如此,共识仍在:在本质上,“五四”运动依然是一场民族自新与自救的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而这正是一国文明得以生生不息之希望所在。故此,“五四”并非仅仅是指1919年5月4日发生的历史事件。纪念“五四”,就是纪念一个时代及其倡导的精神。

  最新一期《半月谈》杂志曾发问:“五四”精神中,“德先生”在中国为何常常不及“赛先生”?为何科学、民主被一再提起,平等、自由被有意无意地遗忘?显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口号里,不仅包含“科学”和“民主”,也还包含“自由”与“平等”。这四个关键词成为现代中国的发展方向。正视近两百年来的中国历史,就不难发现,“五四”精神更包括一个在困境中求生的民族本应具有的、自强不息的内生力与自新力。所以,胡锦涛强调说:“让伟大的五四精神在振兴中华新的实践中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青年者,国家之魂”。一个国家有着怎样的前途,关键在于青年对自己、对国家有着怎样的态度。毕竟,没有国家的前途就没有青年的前途,而国家的前途也离不开青年的前途。今天,“五四”精神不只是飘扬在大街与广场之上的旗帜,它更深植于每个人的心中,深植于人们对今日中国的一点一滴的日常改造之中。诚如温总理所言:科学、民主、爱国应该是我们纪念“五四”,牢牢记住并且应该发扬的精神和传统。

  故而,随“五四”而起的公共精神,近年来在不断成长的NGO、志愿者、有参与精神的网民、具备启蒙精神与公民意识的知识分子等越来越多的人身上,孕育出新的希望,展现着新的光明。正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对民族负责、对国家负责、对自己负责的青年人越来越多,他们不唯口号而唯务实,日复一日,功不唐捐,民族的复兴、国家的现代化,才有望早日实现。

【编辑:邱观史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