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区科学重建示范点:龙门山下的新黄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地震灾区科学重建示范点:龙门山下的新黄村
2009年05月04日 11:00 来源:科技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编者按 假如可以选择,我们宁愿停止出征的脚步,宁愿稿纸留白、镜头尘封,但是历史没有假如。一年前,我们的记者见证了那场残酷的灾难;一年后,他们重新踏访那片被撕裂的大地。

  重访,不是为了重拾悲伤和心痛,而是为了见证新生与希望。

  在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周年之际,本报特派一年前曾赴地震现场采访的记者,再次走进大地震期间的新闻现场,记录那里正在发生的变化。本报从今天起,推出两组系列报道《科学重建新家园》和《重走抗震救灾路》,将以见闻的形式,讲述灾区科学重建的故事和重生的细节。我们愿与您一起,分享希望,见证新生。

  汽车,宛若林中的甲壳虫,只是少了眼睛,上下左右拼命找寻可以移动的地方。

  零散的蓝色帐篷,在龙门山褶断带的瓦砾上、土堆旁,星星点点没有规则地“生长”。

  两个小姑娘,将一根黑绳绑在柱头,跳着皮筋。她们身边,透过不时卷起的黄土和残余的断壁,几百套集体房屋如同绽开的油菜花,渐成规模,甚至有了生的气息。

  四川省科技厅吴勇,迈下车门,手搭凉棚,看着工人刚刚架起的蔬菜大棚,紧绷的脸倏地润出了几分柔和。

  他告诉我们,当地人把这里唤作“新黄村”。

  黄村,位于彭州市通济镇,距成都65公里。由于地处龙门山褶断带,镇内地质地貌复杂,汶川地震时成为重灾区。

  “几秒钟回到解放前”。村民易盛军一边喂猪,一边埋怨“老天”的无常。

  “爆炸”,飞尘,坍塌。村子没了,他辛苦养肥的60多头猪也不复存在。

  “家再破也觉得好。”在易盛军的描述里,我们眼前形成了这样的拼图:很多村民凑在一起,在瓦砾间游走,寻觅曾属于他们的梦,带着眷恋和无奈眼神。

  吴勇记不清已有多少次来到黄村。黄村本地人却记得清楚,从救灾到重建,他一直参与。

  “作为科技部、四川省科技厅、成都市科技局实施的‘地震灾后新农村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重大科技项目,黄村的重建,必须体现科学性。”吴勇很中肯,“如果规划做不好,建起的可能是违章建筑和危险建筑。”

  诗人西蒙在《我们的房子》中说:盖一座房子-我们盖了很多年-其实盖房子的材料很简单-需要石块,木头-和一些感情因素。

  人们是深信的。由是,才有了黄村300亩农业科技示范园,以及“生活、生产、生态”的定位。

  地震后,黄村没有安静过。“川”、“渝”、“陕”、“京”等牌照的车辆,扬起昏黄尘土。繁忙中,黄村开始了新的生活。2000多村民搬进板房。

  易盛军留在了原地。在别家推平之后,他的房子兀自站立,如同空地上的芦苇。

  他及家人,把废墟残留的黑色木板,横七竖八地搭在裂开的房子上,权作加固。

  “这地方大些,方便养猪。”易盛军笑笑,“我现在已有9头母猪。”

  在他院子百米之外,752套集中安置区房屋已完成主体结构建设。

  易盛军巴望着,通过土地流转,早日搬进“新居”。

  他心头却还压着石头。

  按照规划,“新黄村”将重点发展食用菌、獭兔、花卉等产业,养猪不在此列。

  “我们引进四川龙头企业,在技术上进行指导,在销路上统一收购,易于农民增收。”彭州科技局纪检组长何明伦说,“养猪,一则没有基础;一则容易污染环境。”

  易盛军在矛盾中等待抉择,或许他会成为养兔大户。

  何明伦指着一座山头:“我们的重建,要考虑生态,不能总是黄沙漫天。目前,黄村完成了30亩受损农田修护,栽植了200亩经济防护林和30亩彩叶林。”

  春夏之交,是梦想的时节。在黄村的废墟间,油菜静静生长着。吴勇告诉我们,沿着山脚,一条快速路快要开工了,它将贯通彭州和正在重建的银厂沟。(韩义雷 张显峰)

【编辑:吴歆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