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干部应对重大事件时临阵退缩将严肃处理——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贵州:干部应对重大事件时临阵退缩将严肃处理
2009年05月14日 14:58 来源:贵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近日,(贵州)省委组织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改革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创新选人用人方式,实行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中干部表现专项考察制度,把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作为检验和考察干部的主战场,作为识别和使用干部的主阵地。

  为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过程中,集中、全面地了解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能力水平和工作作风,识别、发现和使用干部,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省委组织部在系统总结近年来抗凝冻、抗洪救灾、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等重大工作、重大事件中开展干部专项考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关于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中加强干部考察工作的通知》,建立完善制度,规范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中干部表现专项考察工作。

  《通知》要求,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决策,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安排部署,本地区、本部门职责范围内发生危害党和国家安全、影响社会稳定、危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件时,各级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时安排部署,启动对本地区、本部门相关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专项考察工作。

  《通知》明确,专项考察的内容主要包括相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中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和政治表现;在落实中央和省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中的工作态度、能力水平和工作绩效;在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工作中的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和作用发挥;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突发性事件中的决策水平、领导能力和履职情况;其他需要考察的情况。

  《通知》提出,考察主要采取总结陈述、组织了解、结果印证、综合分析等方式进行。总结陈述,要求领导班子及时对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中研究决策、工作开展、结果成效等情况进行认真总结,撰写专题工作报告,经本地区本单位党委(党组)集体审核,报上级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领导干部要以纪实的方式认真撰写个人阶段思想工作小结,经本地区本单位党委(党组)集体审核、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签署评价意见,报上级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组织了解,要求组织人事部门抢抓第一时间,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过程中,派出专人深入第一线,同步跟踪了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表现情况,重点了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第一反应”。完成重大任务或重大事件处置后,要及时回访第一现场,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具体了解相关地区和职能部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工作情况、履职情况,听取党员群众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评价。结果印证,要求在具体了解干部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过程中的工作情况和履职情况的基础上,运用审阅个人材料、进行民主测评、实地考察、开展民意调查、查看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等相关文件资料、查阅媒体报道等方式,深入了解印证考察对象的真实表现和工作绩效,必要时还要向党委政府督查部门、纪检监察、信访、审计等部门了解情况。综合分析,要求在对相关情况进行深入考察了解的基础上,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深入综合分析,提出综合评价意见。

  《通知》规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的考察情况,归入班子建设和干部个人档案,作为领导班子调整配备、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今后,选拔任用承担重大工作任务、发生重大事件的地区和单位的干部,考察材料要有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表现情况的专门表述,要将干部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中的表现情况向党委(党组)进行重点汇报。对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中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的干部,列为后备干部进行专门培养;对表现特别优秀、发展潜力大的及时提拔重用,并按相关规定,及时予以表彰奖励。对责任心不强、反应迟缓、措施不实、工作不力等表现较差的,视情况进行诫勉谈话,或及时向党委(党组)建议采取组织措施,且当年年度考核不得评为称职及以上等次。对临阵退缩、失职渎职、干扰影响重大任务完成和重大事件处置,甚至借机谋取私利,造成恶劣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要加强与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及时调查、严肃处理。

  《通知》还要求,各级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要注意认真总结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中培养锻炼和考察干部的经验做法,积极探索建立在关键时刻识别和使用干部的制度机制,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记者 罗莉

【编辑:朱鹏英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