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报:民俗,不容误读和亵渎——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今晚报:民俗,不容误读和亵渎
2009年06月02日 15:05 来源:今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端午刚过,粽香犹存。每逢这样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民俗的话题总是被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提起。民俗,是一个民族的风俗和习惯,是在千百年血脉相承的过程中,那些铭刻在我们心灵深处、融化在我们血液里的民族精神密码。是端午的粽子和龙舟,是重阳的登高和菊花,是七夕的鹊桥、中秋的圆月,是除夕不可或缺的饺子、爆竹、火红的窗花……这一切早已和每个节日紧密联系在一起,不用刻意想起,但谁也无法忘记。当时代列车载着我们向前越跑越远,那些来源于古老的农耕文明时代的民俗就显得越来越珍贵。于是,在每一个传统节日到来的时候,民俗就成了随处可见的字眼儿。

  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当然包含着对民族特有民俗的传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现如今 “伪民俗”屡见不鲜。在商业利益驱动下,趣味低俗、粗制滥造的伪民俗,正在丑化着民俗的应有面目。有的地方动不动就在节日庙会上进行“皇帝出巡”的表演,找几个群众演员打扮成封建帝王的样子,仿佛这样就体现出民俗的感觉;有的旅游景点将民族文化张冠李戴,弄得全国各地旅游随处都有跳竹竿、对歌、入洞房;更有甚者,打着民俗的旗号,进行算卦问卜、请神捉鬼等封建迷信活动。一时间,“民俗是个筐,啥都往里装”,仿佛一旦有了民俗这个挡箭牌,一切不合理的因素都有了合理的呈现理由。与此同时,汤圆、月饼、粽子,这些传统节日的食品被“豪华”包装得失去了本来面目,这些食品本身寄托的节日情趣和文化内涵被遮蔽。

  显然,这些都是对民俗的严重误读和不可容忍的亵渎!

  民俗,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人们对幸福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弘扬,蕴含着一个民族特有的智慧和文化。更应该认识到的是,民俗是发展和变化的。它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进。与此同时,也会不断融入新的、有时代特点的新的元素。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和电视机的普及,除夕之夜看春节晚会已成为新民俗;近年来,手机的普及和短信的出现,让我们在传统的拜年方式上,增加了短信拜年这一新形式。诸如此类的新民俗,符合现代人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方式,依托于科技发展,体现文明、进步的时代特色。

  民俗可以有新元素的加入,但绝不应有封建主义的沉渣泛起、迷信活动的借尸还魂和冒着铜臭味儿的商业炒作。民俗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不容误读和亵渎!(王 爽)

【编辑:朱鹏英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