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最寒酸警务室”与中国人纯真年代情怀——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评论:“最寒酸警务室”与中国人纯真年代情怀
2009年06月11日 08:51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最近,网传一条《史上最寒酸派出所》的帖子,发帖网友称在重庆秀山县洪安镇附近,有一座乡村派出所,看起来十分破旧,给人的感觉就像马上要垮了一样。记者了解到所谓“史上最寒酸派出所”其实是警务室,驻守在这里的只有一位外号“铁汉大叔”的民警王天富,在他的治理下,小镇竟成了秀山最安全的小镇。(《重庆商报》6月9日)

  在描述政府机关办公条件的所有词语中,“寒酸”是一个近乎绝迹的形容词。考虑到各地政府机关不断地“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保持对修建楼堂馆所的巨大热情,人们有理由相信,即使是最基层的政府派出机构,也已经从硬件建设上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因此,当一个破旧的警务室竖立在世人的视线之内时,一下撩起了国人的好奇心。而媒体的解释性报道所勾勒出来的民风淳朴、治安良好的小镇,又猝不及防地击中了国人的纯真年代情怀。

  所谓纯真时代,不特指某个年代,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因为梦想而自然生成对某种美好生活模式的向往,具体依照每个人社会经历不同而因人而异。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生活,渴望社会治安稳定、生活安定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最寒酸警务室”让更多的人引发感慨之处,不仅仅因为其“寒酸”——寒酸不是硬道理,也不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因此还要特别警惕那种为了寒酸而寒酸的“寒酸秀”——它只有在当事国家公职人员的积极工作态度下,才显出其可贵之处。民警王天富保护下的小镇创造了当地最低的犯罪率,也使得“最寒酸警务室”的低成本高效率足以傲视那些城里的经过精心建设、豪华装修的“富亲戚”。为什么寒酸的办公场所能创造这样的成绩,难道提高硬件设施建设,无助于建立维护公民安全的强大屏障?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一个概念,治安环境好转是治理出来的,还是警民共建的结果。比如,被称为“铁汉大叔”的王天富的辖区“脚跨三省”,这种边界地区往往会形成三不管地带,成为治安管理的难点。此前曾有新闻报道,某三不管地带盗窃案件不断,当地派出所疲于奔命,最后把当地唯一的储蓄所逼走,几千号人无处存钱。相比之下,王天富的辖区依然保持了沈从文先生几十年前描述的民风淳朴“边城”形象,于是“人手少遇到案件少”,共同作用打造出了一个治安传奇。

  试想,如果该辖区内案件频发,王警官即使三头六臂也难以一人抵挡,到头来,又会上升到对农村警力不足的舆论苛责,或许连警务室设施寒酸也会成为批评的对象。我们看到,一些治安恶化的农村地区要求警力下沉的呼声非常强烈,在这种背景下,公众呼唤的不是“最寒酸警务室”展现出来的孤胆英雄式的治安理念,而是不断地充实基层,使之适应新的治安需要。因此,对“最寒酸警务室”的出现一定要考虑其特殊性,不能推而广之,成为各地效仿的对象。

  但是,“最寒酸警务室”的意义并不因此而消散。在我看来,它对各方最大的启示意义在于,它的融合性:楼与历史的融合,警与民的融合,两者相辅相成,才使得小小警务室能够发挥出巨大的生命力。想想近些年来纠缠在警民之间的种种非常新闻,不就是彼此缺乏信任感,没有相互融合所致吗?

  高永峰

【编辑:朱鹏英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