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部分地方雇人参加就业培训——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全国政协常委:部分地方雇人参加就业培训
2009年06月18日 08:57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一场国际金融危机,使国内众多企业卷入倒闭或濒临倒闭的漩涡,由此带来的严重连锁反应,就是把大量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和部分城镇人员推到了失业的边缘。面对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各地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就业培训活动,但效果往往难以达到预期。

   “就业培训究竟应该怎样搞?”在17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专题分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常委、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刘晓庄发出了这样的质疑。

   在刘晓庄看来,当前我国各地的就业培训存在五大顽疾——

   一是“剃头担子一头热”,参训者兴趣不高。政府及有关部门花大气力举办各种就业培训,可是参训者并不踊跃,有些地方甚至要花钱请人参加培训。

   二是“纸上画饼不充饥”,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由于培训通常在课堂进行,抽象理论多,实际操作少,导致不少人在参加培训后,技能仍然处于“饥饿”状态。

   三是“高炮对着天空放”,针对性不强。一些培训不问市场需要,不问对象构成,不问实际效果,市、县、乡三级培训内容基本雷同,手段单一,不能实现理想的培训目标。

   四是“九龙戏水闹龙门”,职责不清又不明。目前我国就业培训由多部门实施,劳动人事、科技教育、农业民政等都占有一定的资源,导致一些部门对培训职责并不清晰。

   五是“三个和尚没水喝”,机制没有理顺。由于多个部门参与,一旦出现某种人员需要集中培训、某种技能需要强化培训等情况,难免出现部门间相互掣肘、相互推诿的情况,一些企业开展的“订单式”培训由于没有专门培训机构介入而得不到经费支持的现象时有发生。

   “七十二行技术,必须用七十二种能力去对付,打铁的不能磨豆腐、绣花的不能搞建筑,道理就这么简单。”刘晓庄说,为此,各地应该丰富培训内容,力争涵盖“七十二行”。

   他同时建议各地在就业培训中“因材施教”,提高实效,按照受训者的文化程度、学习意愿和接受能力,分门别类地安排培训内容、方法及科目,编制规范的教材教法。

   “就业人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个体差异很大,不能‘饺子馄饨一锅煮’,要区分小学毕业与高中毕业的知识层次结构差别,按照教育规律实施培训计划,使受训者能够听懂看懂、学得明白。”刘晓庄说。

  针对当前一些培训抽象理论多、实际操作少的现状,他建议建立“招工、培训、就业”一条龙用工对接模式,实施“订单”培训,从而调动求职者参训的积极性。

   此外,刘晓庄认为,随着就业培训任务的日益加大,资金投入的不断增长,我国亟待制定科学的就业培训质量评价标准,健全就业培训效果考核评价制度。要依据评估考核结果和反馈意见,建立综合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严格实行优胜劣汰、动态管理,切实提高培训工作质量。(记者崔静、卫敏丽、吴晶晶)

【编辑:朱鹏英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