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论:“南雨北热”催逼发展模式的改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媒体评论:“南雨北热”催逼发展模式的改变
2009年07月02日 09:59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南方水深,北方火热”,针对日前中国很多省份出现的罕见高温天气和连降暴雨,有网友以这八个字对异常气候做出了简炼概括。就在几天之前的上月24日,北京最高温达到39.5℃,创下58年来同期最热天气,滚滚热浪席卷全国17个省市。与此同时,22省市发生洪涝灾害,造成上百人死亡或失踪,武汉市于前天遭遇27年来最大暴雨,全城拥堵六个小时。

  如此恶劣的自然气候,一半是“天然”,乃自然偶或有之的反常也;一半则是“人为”,是过于依赖化石燃料、不顾自然生态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使然。近年来已在世界各地引来广泛关注的因人类活动而带来的气候变暖,以及由此产生的人类生存环境恶化,早已不是专家们的纸上谈兵,而已表现为一次次极其惨烈的自然报复于人的活剧。印度洋大海啸、阿里亚娜飓风、缅甸热风暴……仅发生在最近几年的人间惨景就可以排出一串。中国目前的南雨北热天气,不过是这串序列中的一个新来者。

  抑制气候变化、防止恶劣自然环境的出现,不仅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当务之急,也成为人类共同的长久大计。中国在这方面面临的形势尤为严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正在使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碳排放国,倘按照目前的发展模式,中国在达到现在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后,碳排放量还将成倍增加。

  如何避免这种可怖的前景在中国上演?关键是要改变过于依赖化石燃料及其利用效率极其低下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目前,中国还高度依赖煤和石油作为能源的主要来源,其他形式能源的利用还十分不足。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1亿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12.03万吨标准煤,大约是日本1亿美元GDP所消耗能源的7.20倍、德国的5.62倍、美国的3.52倍、印度的1.18倍、世界平均水平的3.28倍。

  增加利用非化石燃料的比例、提高能源利益效率,对改善中国的气候条件、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都十分必要。为此,不仅需要有国家层面的政策设计,也需要全社会和公民层面的气候维护行动,要通过上下合力,“逼迫”中国的各行各业转变创造财富的方式,使之以尽量清洁的方式推进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节能减排和改善自然气候,离不开积极有为的国家政策调节。严格节能减排标准、设立高昂的能源税、对清洁能源予以政策扶持、对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予以严厉惩罚等,都是可以利用的政策工具。要利用国家政策手段,逐渐“逼迫”高能耗、损害自然环境的产业消亡或提高能源利益效率,同时使不太依赖化石燃料、环境友好型的产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国家的政策工具离不开公民的广泛参与。从欧洲、美国和日本在工业化时期的经验看,公民自觉行使监督权利,对污染、破坏环境的产业或行为从民间层面施加压力,是创造良好自然环境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近年中国一些地方所要上马的高污染或损害自然生态的项目,就曾因公民义无反顾高举起“反对”牌作罢。全社会所形成的强大环保意识及其主动行动,能够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建设环境友好型国家建立起根本保障。在这方面,政府与全体国人还有很多积极作为的空间。

【编辑:朱鹏英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