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超六成受访者支持建立国家统计问责机制——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调查:超六成受访者支持建立国家统计问责机制
2009年07月07日 05:0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6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下简称“新统计法”)。这项于2005年5月启动的修法,此次终于大功告成,也被公众寄予厚望。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益派市场调查公司进行的一项2879人参加的调查显示,72.7%的人“关注”《统计法》的修改;83.4%的人认为统计领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虚报、瞒报、杜撰统计数据。

  60.2%的人支持建立国家统计问责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金勇进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统计法进步不少,明令禁止干预统计数据,相关表述也更加清晰,可操作性更强了。但他也指出,由于各种利益关系,数据虚假现象目前仍然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权威,也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我国地区差异很大,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分析时还要涉及到不同的分组。中国13亿人,一个抽样调查结果要放大多少万倍,稍稍偏一点就会差很多。调查这个东西能做准吗?能做准。但真的不容易。”金勇进说,最重要的就是调查统计要出于公心,不带任何偏见,对于统计数据,是什么就是什么,要忠于现实。

  新统计法中一条被删去的条款备受关注:“政府有关部门统计数据和统计机构统计数据不一致时,不得公布。”但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巡视员何永坚解释,国家统计数据仍应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

  调查中59.6%的人对此表示认同,认为应该确保国家数据的权威性,防止不同部门统计数据“打架”。

  “以前就曾出现过同一个问题,4个部门4个数据,你说该听谁的?所以不能‘数出多门’。”湖南省统计局民意调查中心主任梁乃文认为,统计部门就应该是政府数据发布的权威部门,对数据发布更应具有责任感。统计是为国家服务,不真实的数据会误导决策。“数据的客观真实是个理想,还必须有方法可循,有制度可保。”

  北大社会学系一位老师也表示,现在,统计软件的应用、调查人员素质都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所以问题并不在统计本身,而应在统计之外下功夫。譬如加强对统计的监督,建立事后问责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本次调查显示,60.2%的人支持建立国家统计问责机制;59.6%的人认为应该对统计数据造假制定更为明确的处罚措施。

  金勇进指出,统计部门要做的就是提高统计质量,提高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但单靠一个部门解决不了数据造假问题,还要改革相关的评估体制,改变社会大环境,“实际上这不是单纯的统计问题,而是社会问题。”

  公众关心哪些统计数据

  平时,公众最关心哪些统计数据呢?本次调查显示,77.8%的人首选“工资、保险类数据”。接下来,依次是:房市数据(70.8%),肉类、食用油等日常食品数据(70.0%),水、电、燃气等居民日常消费数据(69.5%),汽油价格、燃油税等数据(58.2%),就业类数据(49.6%),股市、投资类数据(48.9%)、GDP等宏观经济发展数据(36.8%)。

  北京大学食堂负责收盘子的桃红说,有一类数字她会特别在意和敏感,就是跟个人有直接关系的工资、水电费、猪肉价格等等。

  “其实,人为因素造成的虚假数字是有规律的。”金勇进强调,越是“热点”数据、越是强调要实现的指标数据,就越容易出问题。“以前有个说法‘数字出官,官出数字’,说的就是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常跟数字挂钩。现在改变很大,因为考核不再以GDP为唯一指标,而是综合考核了。”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燕继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统计是政府政策的重要依据和政策评价的标准,但它一直偏重经济发展和自然状况的数据统计。在目前体制和发展目标下,要顺应新的发展观,在用人标准、政绩考核和决策依据等方面,还应该加大民意调查的权重,包括民众的态度、诉求以及他们对于政府政策的评价。

  燕继荣认为,国家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的民意调查部门,并把它制度化。同时鼓励民间组织、第三方机构也来做这方面的事情。从强化行政监督的角度来说,民调任务交给非政府部门去做更合适。

  调查中,62.8%的人认为目前统计的最大问题是缺少权威的第三方调查机构。

  梁乃文认为,整个统计领域都应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不管是民间统计还是官方统计都是这个问题。对于民间统计,更需要一些法律法规的规范以保证其良性发展。

  “民间统计和政府统计,关注角度不一样。综合来讲,统计局是最权威的,民间统计可以丰富政府统计的内容,跟政府统计互相竞争,互相促进。”金勇进说,“不同的指标反映问题的侧面也是不一样的。一定要统一吗?我觉得也未必。” (记者 黄冲 韩妹 实习生 周婧婷)

【编辑:朱鹏英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