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报:应把国防动员纳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军报:应把国防动员纳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
2009年08月04日 10:50 来源:解放军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道。

  ●发挥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资源整合的优势,实现一种资源投入产生两种效益的“兼容型”、“双赢式”发展。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需要抓住关键环节,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

  1 引言

  胡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不断开创军民融合式发展新局面。

  所谓融合,是指几种不同事物合成一体,使其比单一事物更有价值或更具效能。军民融合,是指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厚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可以说,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道。

  2 大趋势下的必然选择

  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顺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大势的必然要求。冷战结束后,无论大国小国、强国弱国,都纷纷打破军民分割、自成体系的格局,越来越多地利用国家资源和整体力量来实现防务能力的整体跃升。例如,美国实行军民一体化战略,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每隔10年左右就推出一个军民两用技术发展计划,依靠这些计划,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相继涌现,始终保持超前于世界其他国家一至两代的领先地位。而冷战时期的苏联,“要大炮不要黄油”,各种资源过度向国防建设倾斜,使经济建设陷入困境,这成为最终导致国家解体的深层原因。俄罗斯也曾一度继承前苏联“军民分离”的国防经济管理体制,普京上任后对军事工业实行全面改革,大力推进军民结合和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军民融合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以色列强调“以军带民”模式,建立了完善的军用技术转民用机制,用军用技术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其实质也是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当今世界,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体系对抗,已集中表现为以国家整体实力为基础的体系对抗,而不仅仅是军事体系之间的对抗。当代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使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结合面越来越广、融合度越来越深,信息化战争呈现军民一体、前后方一体的趋势,信息化军队建设和作战对经济、科技和社会的依赖性空前增强。实行军民融合式发展,既有利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从经济建设中获得更加深厚的物质支撑和发展后劲,也有利于经济建设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适应这一发展趋势。

  3 富国与强军的“双赢”之路

  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坚持实现富国和强军统一的内在要求。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这一战略举措,是总结我国长期以来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我们党着眼开拓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新境界的时代抉择。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党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始终致力于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道路。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寓军于民”的重要思想,使国防建设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经济建设也取得重大发展。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前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重要思想,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在取得突破性成绩的同时,为支持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国际国内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江泽民同志强调国防建设必须随经济建设发展得到加强,要做到“两头兼顾、相互促进”,并提出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大力协同、自主创新”的重要思想,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作用逐步凸显。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主席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把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统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中进行通盘考虑,把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特定阶段联系起来,提出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重要思想。从“军民结合”到“寓军于民”,再到“军民融合”,这些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了党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

  新世纪新阶段,我军要有效履行“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尤其要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这个核心军事能力。实践表明,信息化战争具有作战周期短、突发性强、消耗量大、前后方模糊等特点,这在客观上要求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要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提高包括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内的国家整体建设效益,努力促进经济效益、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编辑:吴歆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