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极城”大规模扩建 “熊猫”成南极圈明星——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南极城”大规模扩建 “熊猫”成南极圈明星
2009年10月10日 10:25 来源:文汇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明天,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将从位于外高桥5号沟的极地考察专用码头出发,挺进南极钻冰芯、采陨石。25年前,搭载591名考察队员的“向阳红10号”船也是从上海起航,代表中国第一次踏上地球最南端那片圣洁宁静的土地。

  记者昨天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获悉,经过25年发展,我国已建立起由“雪龙”船、南极三站、北极一站和国内考察基地组成的极地科考“大本营”,先后有近4000人次深入南极冰雪大陆探寻气候变化、资源环境的奥秘。

  眼下,生机勃勃的中国“南极城”正在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扩建工程。沿着“软硬兼施”的路线图,我国将加速从全球极地考察“第三集团”向“第二集团”迈进。

  硬实力:一站“开花”变四站

  1984年10月,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已近600人的庞大阵容,满怀斗志远征南极。次年2月,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基地——长城站,终于在西南极洲的乔治王岛上挺立。

  如今,这一最初的“落脚点”已在南北两极“花开四蒂”。继南极中山站和北极黄河站之后,今年1月,我国首座南极内陆站——昆仑站,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建成。作为目前南极洲海拔4000米以上的唯一一个科考站点,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南极科考从大陆边缘向腹地挺进的历史跨越。

  享有“流动极地站”美誉的“雪龙”船,服役已满15个年头。在它辉煌的“履历表”上,赫然写着11次征战南极、3次勇闯北极的骄人战绩。在去年夏天进行的我国第三次北极考察中,“雪龙”一举刷新了我国航海史上的最北记录——北纬85°25′。

  展望未来:

  三五年后,昆仑站就将面积翻番,扩建到560平方米,并从现在仅供15-20人度夏的夏季站升格为满足越冬需要的常年站。历经20多个月的长城站扩建改造工程,将于今年画上句号,届时总建筑面积将达1980平方米。中山站改造已初步建成6栋主要建筑,总建筑面积达3880平方米。今冬,工程人员将对其进行内部装修,预计明年底竣工。

  与此同时,我国第一艘自主设计、建造的极地破冰科考船已启动前期论证,最快将于2012年与“雪龙”并肩作战。

  软实力:南极“熊猫”赢赞誉

  今夏,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孙波研究员领衔的国际小组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海拔4093米的“冰穹A”被证实是南极冰盖的起源。这篇重量级论文的发表,将由中国提出的“熊猫计划”再次推到了国际极地科研圈的聚光灯下。

  在第四次国际极地年(2007-2008)期间,中国提出的“南极普里兹湾-埃默里冰架-冰穹A”综合断面科考和研究计划(简称“熊猫计划”),入选“国际极地年”核心计划,吸引了美、英、法、德、澳等多国科学家的积极参与。外国科学家曾半开玩笑地说,中国人不仅把“熊猫”带到了极地,还让它成了圈内明星。

  其实,赢得南极圈赞誉的不只是“熊猫”。在中国极地中心标本库中,9834块南极陨石虽有些其貌不扬,却忠实记录着不为人知的外太空秘密。经过4次南极格罗夫山考察,我国已采集到上万块南极陨石,其中包括2块火星陨石和多块特殊类型陨石,拥有的陨石数量仅次于日本和美国。

  展望未来:

  地球两极的深冰芯记录着久远的气候变迁史,而“冰穹A”可能埋藏着世界上最深的冰芯。据悉,即将启程的第26次南极考察队将在昆仑站附近规整出长40米、宽5米、高3米的场地。预计两三年后,深冰芯钻机即可在此安装到位,3500米深冰芯钻探将由此展开。

  此外,考察队中的一支小分队将于明年初,第5次向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的格罗夫山进发。此行,除了继续寻觅陨石,还将收集新降落的宇宙尘样品,它们中的部分颗粒甚至比陨石更原始。

  首席记者 任荃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