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联名呼吁防治“水稻杀手”杂草稻刻不容缓——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专家联名呼吁防治“水稻杀手”杂草稻刻不容缓
2009年10月13日 12:48 来源:科技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杂草稻,似草非草、似稻非稻,草的特性,稻的外表——混迹于水稻之中,肉眼难辨,生长能力顽强,3年就可以让水稻颗粒无收。为此,多位专家联名呼吁——

  金秋十月,江南鱼米之乡溧阳正值稻穗飘香,但上兴镇的几户农民望着稻田里长势旺盛的“水稻”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那些看似又高又壮的“水稻”其实不是真正的稻子,而是杂草稻,他们的稻田为此将减产40%以上。

  从现场调查的农业专家那里,记者了解到杂草稻的惊人危害:联合国粮农组织2007年将其定为稻田危害性排名第三的草害;从2005年引起专家关注到全国性暴发仅有三四年时间,已造成相关稻田平均减产10%左右,严重的达60%—80%,甚至绝收。

  “杂草稻是具有杂草特性的水稻,又称野稻、杂稻、再生稻,农民称之为大青棵,其外部形态和水稻极为相似,但在田间具有更旺盛的生长能力,植株一般比较高大。”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部批杂草研究室主任强胜教授告诉记者。

  杂草稻野性十足,它比栽培稻早发芽、早分蘖、早抽穗、早成熟,一旦在稻田中安家落户,就会拼命与栽培稻争夺阳光、养分、水分和生长空间。杂草稻还很“聪明”,它的重要特性就是落粒性强,边成熟边落粒,为的就是躲过人类的收割,并在下一年继续生根发芽。而且其种子休眠时间最长达10年,只要温度湿度适宜,它就会破土萌发生生不息。同时,它在进化过程中还不断模仿栽培稻的特征,如高度、颜色等,甚至将来某一天我们可能很难用肉眼分辨杂草稻与栽培稻。

  专门研究生物进化科学的复旦大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系主任、国家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卢宝荣教授告诉记者,目前专家还没有完全弄清楚杂草稻的来源,但已知的有4个方面:一是由野生稻逐渐演化而来,二是野生稻与栽培稻自然杂交产生,三是地理亲缘关系较远的灿稻与粳稻杂交导致性状分离,四是“返祖现象”促使人工栽培稻突然“找回”祖先野生稻的某些特性。

  杂草稻目前已是全球性草害,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杂草稻已经造成水稻减产10%—50%;在南美,受杂草稻影响的田块不能继续种水稻,某些地区杂草稻已成为比稗草和千金子危害更严重的杂草;而在我国,广东、湖南、江苏、东北等水稻主产区,杂草稻的发生也越来越普遍。

  只要有水稻栽培的地方都有杂草稻。因其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危害性极大,已引起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强胜是国内较早开展杂草稻研究的学者,他告诉记者,2005年以来,他的课题组在全国进行了17批次调查,发现辽宁、江苏为重灾区,发生量大,危害最严重,有的田块甚至颗粒无收。他还列举了一连串数据来说明杂草稻的巨大危害性:全国水稻播种面积中杂草稻实际发生面积占约20%,防除之后的发生面积仍有10%,导致损失5%乃至绝产,平均损失在10%左右。

  杂草稻混杂到栽培稻中后还会导致稻米品质下降,影响稻谷的市场价格。如江苏种植水稻大多为粳稻品种,混杂籼型杂草稻后,由于杂草稻粒细长、米碎,而且大多为红色,从而严重影响稻米品质。近年江苏苏北稻米市场混有杂草稻的稻谷每公斤价格仅为1.2元,并且一般只能卖给饲料加工厂做原料。

  杂草稻古已有之,为何近年来发生和危害愈演愈烈?专家分析认为原因有二:一是我国近年来直播水稻面积越来越多,稻田没有经过深翻和灌水,导致杂草稻年复一年扩张蔓延。二是农村大量劳动力进城后,稻田机械化耕作越来越普遍,田间管理也越来越粗放,未能在杂草稻生长初期清除。

  尽管杂草稻让农民恨之入骨,但也无可奈何。有稻农说,杂草稻与栽培稻如同一对双胞胎,没有一双火眼金睛确实很难辨别,而稻种出苗后,又没有有效防除杂草稻的除草剂,最有效的防除方法是在分蘖期进行人工拔除,但很耗时,效率又低。

  “原来我预测10年后,杂草稻将成为稻田头号草害,现在看来将有可能大大提前,国家粮食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两周前刚刚从泰国考察杂草稻回来的卢宝荣说。

  鉴于杂草稻疯狂蔓延的形势,国内植保和水稻栽培专家汇集南京农业大学,参加在此举办的全国杂草稻论坛,联名呼吁各级政府帮助农民及农技人员,正确识别杂草稻并掌握其生物学特征、发生规律、防治方法。

  虽然现在各国对杂草稻还没有完全根除的办法,但是专家认为,建立立体的科学防控体系可以有效控制杂草稻的发生和危害:一是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国家相关部委应高度重视杂草稻的危害,并研究其发生机理、防控策略;二是改进栽培方式,破坏杂草稻的生存条件,可以将直播水稻改为移栽种植,麦子和油菜免耕种植改为耕翻种植,或采用水旱轮作等方式;三是控制种源切断其传播途径、人工拔除、使用除草剂及深翻压埋。(张晔)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