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新疆生态改善 野生动物频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综述:新疆生态改善 野生动物频现
2009年10月25日 23: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乌鲁木齐十月二十五日电(记者 孙亭文)近年来,新疆各地生态改善明显,一些原本鲜见的珍稀野生动物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让人又惊又喜。

  据悉,为保护阿尔泰山高山草原生态,阿勒泰近年来逐步建立了高山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在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源头处划定高山草原生态保护区,参照国家对天然林的保护模式,禁止在保护区内从事旅游等商业活动。仅二00九年,阿勒泰地区就完成禁牧一百五十万亩。

  十月中旬,记者从新疆最大的造纸企业新疆博湖苇业股份有限公司获悉,曾是造纸行业中的污染大户博湖苇业自二00六年起,该公司投资一点二亿元人民币用于修建日产四百吨苇浆碱回收技改工程,在大大降低污染排放的基础上,每年还多回收烧碱一点五万余吨,有效缓解了当地的环境污染。在曾是该企业污水排放的一个湖泊看到,由于实行了生态治理,现在湖水荡漾、鸥雁齐飞、苇清荷香、一幅优美的湖光山色。

  新疆有大片天然牧场,为了改善生态,当地政府采取生态移民保护牧场。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移民搬迁工程正在进行,到二0一二年,将有累计七千人迁离巴音布鲁克草原,占当地牧民总数的五成。为减轻对草原的压力,当地正逐步减少草原牲畜承载量,近三年来共减少九十余万头牲畜,今年将继续减少十万头,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近七成的牛、羊、马等牲畜从草原迁离。据悉,该工程实施以来,仅“退牧还草”一项,国家就投入资金二亿元人民币。

  此外,新疆还在生态最脆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的绿洲周边大力推行沼气工程。数百年来,当地居民烧水做饭一直选择砍伐胡杨和红柳等沙漠植被。自二00三年起,新疆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经过六年的建设,已使当地九十多万农牧民放下斧子,改变了他们数百年来“伐薪生火”的习惯。目前,新疆农村沼气建设已覆盖八十多个县(市),年产沼气一点二亿立方米,节能八万多吨标煤,保护荒漠植被五百多万亩。

  随着生态好转,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时常出没在人们的视线中。今年五月中旬,一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夜鹭被拜城县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站及时救助,这是夜鹭首次现身拜城县。九月,新疆阿勒泰边防支队官兵在辖区巡逻时救助了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苍鹰。同月,新疆精河县公安局荒漠次生林森林派出所救助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鹅喉羚。布尔津县继去年科克森野生动物保护疫源疫病监测站后,于今年六月成立科克森狩猎场野生动物“一二0”救护中心。今年二月,阿克苏地区首次开展对天山国际狩猎场内野生动物资源状况调查。调查中,共发现野生动物七百多只,其中最令人惊喜的是,猎场还发现了很多雪豹足迹。

  目前,这以拥有巨型“固体水库”而著称于世的新疆托木尔峰,再次以“物种宝库”之名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据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最新统计,经过多年保护和建设,保护区累计人工造林面积达六千亩,天然林更新面积达一万五千亩,封山育林五万亩。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也不断增加,濒危物种得以繁衍生息,一度销声匿迹的雪豹、北山羊等珍稀物种频频在保护区内现身。(完)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