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网络媒体滨海年会侧记:感受滨海新区速度——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全国网络媒体滨海年会侧记:感受滨海新区速度
2009年11月09日 08:30 来源:天津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11月8日上午寒潮来袭,滨海新区略有寒意。但在天津港博物馆二楼会议厅内,却是高朋满座,讨论热烈。2009“网络天下聚焦滨海——全国网络媒体滨海年会”在这里举行。一杯清茶、几个话题,来自各知名网络媒体的老总们围桌而坐,在轻松温馨的环境中侃侃而谈,纵论网络建设,献策滨海发展。

  如何引导网络舆论?如何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如何通过网络更好地传播滨海新区?论坛上,当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总裁、著名论坛主持人袁岳将一个个问题“抛”给各位网络媒体老总时,他们的回答都体现出对网络传播的深刻思考。

  如何通过网络传播提升滨海新区的关注度?“关键是要研究媒体传播的有效性问题,要研究滨海新区有什么内容比较适合网络传播。”人民网总裁何加正如是说。“比如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民对话后发现,很多教育资讯百姓其实很关注,这些资讯也都在一些媒体进行了宣传,实践证明却没有得到有效传播,老百姓仍然不知道。因此,滨海新区需要好好研究网络传播的有效性问题,不应仅是单纯对外宣传滨海新区,还要将人们对滨海新区发展中关注度较高的那些内容切实传播到位。”

  网上滨海从小话题进入大领域

  中国网总裁李家明则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这个问题。“网络传播要根据受众对象不同进行细分。网民感兴趣的与作报告的内容肯定不一样。对网络来说,网络传播的对象往往决定传播的内容和途径。”

  “中国人总认为自己不如外国人,我就是要把人们的这种观念扭转过来。”央视网副总经理问永刚一上来就引用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的名言,由此切入主题。问永刚说,“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气魄很大,手笔很大,正在改变人们的观念。继深圳和上海浦东之后,人们对天津滨海新区建设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非常关注。滨海新区可以借助这些关注点,由小话题进入大领域。通过网络,以多样的方式广泛传播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态势,让更多的人关注和了解滨海新区,让滨海新区成为全国人民的滨海新区。”

  《滨海共识》每年一度滨海论剑

  11月8日是记者节,中国新闻网执行总编齐彬不忘在论坛上给所有在场的新闻工作者送去节日的祝福,并表示在滨海新区度过的是一个难得而富有激情的记者节。他与中国日报网副总裁肖燕立、中国经济网总裁王旭东深入探讨了滨海新区建设互联网产业链可能性的问题。肖燕立提出“网络没有家”。她认为,目前网络发展遇到的最大困惑,不是地域问题,而是扩张所需要的支持,网络实体可以在任何一个最适宜的地方“安家”。齐彬表示,由于京津同城效应的逐渐实现,很多总部设在北京的网站可以考虑在滨海新区建立基地。这样,不仅有利于滨海新区的网络文化建设,同样可以带动网络产业链的发展。他们建议,可以在此建立各网站共享的平台基地和天津网络文化数据库,从而带动滨海新区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滨海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郑伟铭向来自全国的知名网络媒体发出邀请,希望网络媒体关注滨海新区,尽早布局滨海、谋划发展。他说,“滨海新区拥有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发展文化产业所需的成本优势、便利的交通和优质的基础设施配套所形成的地缘优势、产业综合集成优势等,这些都为包括网络媒体在内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他高度评价这次在滨海新区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年会,认为老总们提出的许多建设性意见,开阔了视野,打开了思路。

  论坛最后,主持人袁岳宣读了各网络媒体和主办方在本次论坛上初步达成的《滨海共识》:“一、引导主流舆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二、组建‘天津文化网上博物馆’。三、拟设立每年一度的‘全国网络媒体滨海论坛’。四、支持滨海新区经济建设,为国家重点项目提供网络支持。”与会者们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首次难忘的滨海年会。(记者孙刚)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