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踩踏事件引发对教育反思 "逢事争先"或是误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湘乡踩踏事件引发对教育反思 "逢事争先"或是误区
2009年12月10日 09:05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踩踏事件怎成校园里的“矿难”?

  学校缺的仅仅是几盏安全灯吗事件引发对教育的深层反思

  踩踏事件吸引了网民的广泛关注,当他们为此展开激烈的辩论的时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网友。他们可能是“王小明”的爸爸,“李小红”的妈妈,可能是很多孩子的家长。

  而他们关心的是,我们的孩子在学校安全吗?

  湘乡市调查组初步认定的事故四大原因,显然并未让他们满意。

  “如果有好几名安全员、有应急灯,踩踏的悲剧难道就不会发生了吗?不!做到了这些还是可能会发生!”

  网民们指出,发生踩踏惨剧,不仅仅是育才学校的责任,也不是将教育局长问责了就算了,而应发起对“全中国教育的普遍追问”。

  安全教育

  有制度有手册,就是没效果?

  在12月7日晚9点10分下自习后,那几分钟到底发生了什么,孩子们被媒体一次又一次地追问。

  事发现场得以被还原———几个调皮孩子堵住楼梯口,一名女生滑倒,后面的人就层层叠叠地压了上去。

  “学生安全意识不强”,这是事故调查组认定的事故最直接的原因。

  但没有人愿意去苛责一群孩子。

  “孩子天性都是好玩的。在下课的激动和回房睡觉的催促下,孩子们一边嬉闹一边下楼回宿舍的情况在中国是再正常不过的。”有新浪网民认为,“在孩子日常接受的所有教育和训练中,没有一次是教他们在这个时候应该注意什么的,也从来没有人告诉他们在楼梯上打闹是危险的!几十年前我上初中的时候就没有人教过,没想到过了几十年后,还是没有任何人去教孩子!”

  如果没有认识到安全教育的缺失,并切实改进的话,还有多少无辜的生命之花将因此夭折?

  据报道,育才中学有相关安全消防管理制度、应急预案;每个学生发放了学生手册与安全教育手册;学校安排专人负责纪律和日常安全巡查;该校教学楼共有四个楼梯口,每个班级规定了相应的楼梯,也对学生进行了常规的安全教育。

  12月9日,新京报社论对此提出质疑:“湘乡市踩踏事故调查组说,育才中学对学生进行过常规的安全教育,我们为何一点看不出教育的效果,这样的‘安全教育’不是走过场又是什么?”

  网友们注意到,这样的校园踩踏惨剧在日本似乎鲜有发生:“日本从来把孩子的求生教育和安全教育放在了主要的位置,在任何有可能发生危险的意外情形发生时,只要有老师一声令下,学生们马上就会安静地按照求生课里所教的或蹲或卧,冷静地逃生!”

  秩序教育

  “逢事争先”,或是一种教育误区

  纵观近年多起校园踩踏事件,无不造成学生惨重伤亡。有网友将校园踩踏事件比作校园里的“矿难”,情节相似,屡屡发生。若仅仅是事后问责官员,亦于事无补。

  只有追思更深远,才能疗伤更彻底。

  “学生之死乃是我们的教育之殇。”网友们发问,我们的教育,错在哪里了?

  网友们指出,踩踏事件显示出学校秩序教育的苍白。“心中有了一根秩序的神经,再狭小的楼梯也不会造成拥挤。反之,倘若学生心中缺乏秩序意识,即便是老师天天跟在屁股后面督促,也可能有‘意外’发生。”

  一些网友认为,家庭教育无力也承担着重大责任。“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就在给孩子做着坏榜样,比如带着孩子抢座位、违章抢道、不讲公共道德等。以致于孩子上学后,久已养成的唯我独尊,啥事都‘争先’的习惯难改。”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陆士桢教授认为,此次踩踏事件中,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令自己处于危险中,结果酿成大祸。“可以说,小的行为品格与日常安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了。”

  陆教授所指“小的行为品格”,或许正该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性,尊重生命,而我们的教育,关键词只是‘升学率’。”网友认为,“校园踩踏事故表面上是个别‘顽劣’的学生打闹跌倒后的连锁反应所致,内底里却仍旧是应试教育重压下的集体‘失足’。”

  有网友作出了发人深省的思考:“当校园踩踏事件成为我们无法告别的人性悲剧体验,当本应美丽的校园成为可以吞噬生命的矿井,它其实是以最惨烈的形态向公众展示着从社会制度到国家文明的深层缺陷。”

  “没有敬畏的制度,没有文化的教育,没有文明的秩序,只能让谁都可能成为受害者,包括未成年的孩育。” (本版统筹徐剑桥 南方日报记者徐剑桥 实习生李秀婷)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