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返航 为数万军民巡诊创记录——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返航 为数万军民巡诊创记录
2009年12月12日 15:05 来源:解放军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写在前面的话

  长长的汽笛声回荡在西沙群岛的琛航岛,船舷两侧巨大的“红十字”在夕阳下熠熠生辉。经过5000余海里的远航后,“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踏上了返航之路!此前,“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已经为北起黄海的海洋岛,南至南海永暑礁在内的18个岛礁和舰艇驻泊点数万军民进行了巡诊,创下我军海上卫勤保障又一项新记录。“红十字”所过之处,犹如一缕缕春风,温暖着万里海疆军民的心,也向世界传递着中国海军致力“和谐海洋”建设的决心。

  ●海洋岛:三军官兵尽开颜

  时值冬季,“黄海第一哨”——海洋岛上各种绿色植被染上了片片金黄,宛如一幅美丽的油画。

  这天上午,一面面彩旗迎风飘展,长长的鞭炮挂在树上,驻海洋岛陆、海、空和海警部队代表,以及岛上群众整齐列队,急切地等待着医护人员。

  “来了,来了!”当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军医大学、海军总医院等39名军内知名医疗专家换乘猎潜艇登上码头时,沉寂的海洋岛顿时沸腾了。“我患龋齿3年多了,下岛时也去大医院看过,但是一直没有治愈,大夫,您帮我看看吧!”专家们还没坐稳当,四级士官石风海就焦急地问道。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副教授李刚仔细地为小石进行了检查,在得到李教授的答复后,小石高兴得合不拢嘴。

  中午2点多,医护人员简单地吃一碗泡面,继续开始诊治。太阳落山时,仍有官兵前来咨询,海上医院临时决定:一部分专家留下来,继续为官兵服务。对于5例岛上无法完成的手术,返回医院船连夜实施救治。

  当天晚上,海况四级,船体摇摆明显。“和平方舟”手术室里灯火通明,不到两个小时,6例手术顺利完成。这是“和平方舟”服役以来在海上完成的首批手术。

  ●北隍城岛:“老海军”真情致谢

  迎着暖暖的海风,“和平方舟”一路劈波斩浪,继续南下,缓缓驶入黄渤海交界处的北隍城岛。

  一大早,当医护人员乘坐小渔船上岛时,只见小港湾内所有的船桅上都挂上了鲜红的国旗,大家像过节一样高兴。

  谁也想不到,不期而至的“和平方舟”竟救了岛上居民宋会昌妻子的生命。

  原来,就在前一天晚上,宋会昌的妻子突患急性肠梗阻,生命垂危。而离岛的唯一交通工具——小客轮因海上风浪较大,不敢出航。

  “病情就是命令!”接到宋会昌老人的求救,海上医院院长林庆贤果断下令:海上换乘,转移病人!

  风浪中,病人通过吊篮换乘上船。医护人员在航行中紧急对病人进行全方位身体检查,实施胃肠减压。当天晚上,病人病情逐渐好转。第二天,即能自行走下舷梯。

  临别之际,宋会昌老人在给“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的感谢信中写道:“我也是一名海军老战士,我为人民海军的不断强大感到骄傲和自豪!”

  ●台湾海峡:风浪之中实施演练

  “和平方舟”号驶入台湾海峡海面时,突然风大浪急,水下暗流汹涌。“和平方舟”经历出航以来最大幅度的颠簸。

  “10名伤情严重的战伤病员,20分钟后由医疗救护艇换乘至你船紧急救治。”没有任何征兆,一场应急海上卫勤救护演练在风浪中突然打响。

  这所建在船上的新型医院,涉及医疗、气象、航海等几十个专业,人员分别来自全军30多个单位。人员如何协调配合?各种力量如何编成整合?探索形成医院船良好的运行机制,也是此次远航的一个重要课题。

  “减速、搜索!”利用一个涌浪间隙,医护艇实现靠帮。波浪补偿吊篮立即将伤员吊起,稳稳转移到甲板上。

  手术室内,正准备进行右肝切除手术的伤员瞳孔突然放大,军医杨英祥初步判定为颅脑出血。海上医院通过卫星连通岸基远程会诊中心,经会诊后,专家组决定立即开颅手术清除血肿。

  实战的氛围笼罩着“和平方舟”。院长林庆贤在院办信息中心通过视频系统对各个医疗区进行着严密观察。显示屏上,各个病区人影穿梭,井然有序……

  ●上川岛:海岛上的“小翻译”

  当“和平方舟”来到南海北部的上川岛时,这里由于与珠海特区隔海相望,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定居,岛上剩下的大部分是留守老人和孩子。

  果然,医疗队在村广场为百姓义诊时,前来就诊的大部分是老人。老人们只会粤语,在描述病情时吃力地连说带比划,可医护人员还是一头雾水。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时,海军总医院老院长段蕴铀径直来到一群正在玩耍的孩童身边:“小朋友们,你们会讲普通话吗?”

  “会!”小朋友们几乎异口同声地答道。“那请你们给我们做翻译,好不好?”“好……”

  很快,这些“小翻译”就已各就各位:有的在专家教授身边,有的在巡诊护士身边,有的穿梭于医生与病人之间,迅速解决了医护人员的燃眉之急……

  望着这群“小翻译”有说有笑的可爱模样,记者急忙用相机定格下这一幅幅和谐、温暖的画面。

  ●赤瓜礁:南沙卫士忙签名

  在经过30多个小时航渡后,“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从湛江军港抵达南沙渚碧礁海域。很多第一次来南沙的医护人员纷纷聚集在船舷边,向着梦想中的海洋国土挥手致意。

  巡诊间隙,赤瓜礁现任礁长张绍群应大家的请求,讲述起南沙官兵扎根礁盘、艰苦创业的事迹,身边一下子吸引了很多人。

  三级士官李乐思更是成了“明星”,他当兵9年,守礁时间超过4年。李乐思告诉医护人员,南沙补给船3个月来一次,蔬菜很难长时间保存,大家便自力更生,在礁上搭起大棚,运来泥土,种上蔬菜。

  但这些菜能不能吃到嘴里,仍然取决于“天”。2007年,台风“海飞斯”挟着巨浪正面冲击了礁盘,把用角钢和有机玻璃搭成的“三防”大棚打了个粉碎,连里面的泥土都吹得不见了踪影……

  聆听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不少常年生活在城市里的年轻医生护士们陷入了沉默,临别时,大家纷纷掏出笔记本,真诚地邀请南沙卫士为他们签名留念……

  ●永兴岛:美丽西沙迎客来

  直升机在西沙上空盘旋,美丽的西沙向我们敞开怀抱:一片片岛屿沙洲像朵朵星莲、颗颗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海面像一块巨大的深蓝色绸缎在轻轻舒展……

  在西沙巡诊,最激动的要数海军总医院的专家们。他们终于看到了“远程会诊系统”的“另一端”:尽管专家们通过它救治了不少海岛病人,可是,谁也没有看到过万里之遥系统那头的真实模样。

  当海军总医院老院长段蕴铀见到西沙医院院长时,两个“相识”多年,却从未真正谋面的朋友紧紧拥抱在一起……

  然而,更让大家振奋与欣慰的是,经过海军官兵浴血保卫并牢牢坚守的西沙即将向全国人民张开欢迎的臂膀。在永兴岛上,我们看到了正在加紧建设的港口、商业街,一些餐馆、网吧、超市已经开门迎客……(记者:钱晓虎 通讯员 余华梁 虞起正)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