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铁春运外来工团体订票今日启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广铁春运外来工团体订票今日启动
2009年12月21日 08:53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记者昨日从广铁集团公司有关部门获悉,2010年春运外来工团体票订送票工作今日正式启动。广铁集团表示,即日起开通专用网站发布各项业务受理信息(网址:eticket.gzrail.com.cn),并从24日起开始办理相关手续。企业除了可预订节前春运(2010年1月30日至2月12日)开行的临客硬座车票外,还可预订节后春运(2010年2月17日至2月26日)15个车站开行的临客硬座返程车票。

  团体订票设有条件

  据悉,预订2010年春运外来工团体车票的条件为:用工规模(经地方劳动部门确认的企业招用流动人员数量)不少于200人、申报节前车票总数量不少于100张、每批次相同乘车日期、发站、到站车票不少于20张。

  为何对预订春运外来工团体票的企业条件有所限制?铁路部门表示,实施春运外来工团体票预订11年来,广铁每年都将节前临客票额的80%供给外来工团体,并在春运40天前提前办理,但订票企业和车票数量不断增加,而且95%的需求都集中在春节前一星期内,结果出现了“办理数量年均10%增长的同时,兑现率却年均10%递减”的局面。对此,一些外来工基数大的企业,由于不便组织安排其他交通工具,因此压力特别突出。订团体票设条件限制是为了照顾人数多的企业。

  8个始发站可预订双程车票

  昨日,铁路部门还表示,企业还可以提前预订节后春运返程车票。外来务工人员回家过年“二票在手”,往返无忧,可以踏踏实实过个安稳年。

  据了解,符合条件的企业可预订广州、广州东、佛山、东莞东、惠州、汕头、深圳、深圳西站共8个车站节前春运始发的临客硬座车票,还能同时预订节后春运由衡阳、岳阳、长沙、株洲、怀化、耒阳、娄底、邵阳、永州、常德、武昌、汉口、阜阳、合肥、南昌站15个车站始发的临客硬座返程车票。广铁集团同时在广州、广州北、佛山、深圳、东莞东、惠州、汕头车站以及中山市设立8个站点,办理预订票相关业务(见附表)。

  预订团体票8个步骤

  第一步:企业上网阅读信息公告,下载、准备有关资料,时间:2009年12月21日起。

  第二步:办理企业登记、信息变更、资格审核、领取数字证书介质业务,时间:2009年12月24日至12月26日共3天。

  第三步:订票企业录入、核对定金支付账户信息,时间:2009年12月27日至2010年1月5日共10天。

  第四步:订票企业申报订票计划,时间:2010年1月2日至5日。

  第五步:铁路部门审核安排订票计划,时间:2010年1月6日至7日。

  第六步:订票企业确认受理计划,时间:2010年1月8日至14日;支付定金时间:2010年1月8日至15日。

  第七步:企业公示外来工团体订票情况,时间:2010年1月16日至25日。

  第八步:订票企业取票,时间:2010年1月26日至28日。

  铁路部门提醒:由于全国铁路春运运行图等相关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订票流程的安排日期如有变化,铁路部门将根据实际情况另行通知,并请注意订票网站公告。

  -相关

  只通过银行支付定金

  广铁集团表示,为确保订票企业的真实性,预订外来工团体票采取银行支付定金的方式,订票企业只能使用自身的对公账户支付定金;由于深圳点订票企业数量众多,为避免因异地、跨行汇款(转账)时间长、信息不全造成难以确认到款的问题,在深圳点办理订票业务的企业,则需使用工商银行深圳分行开立的对公账户。

  铁路部门提醒,订票企业必须指派本单位正式员工办理外来工团体订票业务,不能委托其它单位或个人办理,预订团体票全过程须为同一经办人,并与企业登记信息一致,同一经办人不能代理法人代表不同的多家企业办理订票业务。

  订票情况网上和厂区公示

  与往年不同的是,各订票企业在确认受理计划后,须于2010年1月16日10时至1月25日18时,用10天时间将本企业外来工团体订票情况张贴在企业、厂区人流密集的公众场所进行公示。同时,铁路部门也将通过订票网站公布企业的订票情况(包括企业名称、企业地址、申报订票计划数量、受理订票计划数量、确认订票计划数量等内容),接受社会的监督和举报。

  广铁集团春运外来工团体订票路风监督电话(020—61323039)从今日起至企业取票截止日止,每天上午8时至12时、下午14时至17时30分,接受社会各界的举报。 (记者/杨小亮通讯员/何志文黄锦波)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